首页 产经 正文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推动自贸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9-03 16:52 中国发展网 朱芮函、刘珈琦、记者龚成钰

摘要: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李硕介绍,广西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满5年,国家赋予的120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累计形成169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54项全国首创,7项获海关总署批复备案,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朱芮函、刘珈琦、记者龚成钰报道 广西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8月30日下午16时,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李硕介绍,广西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满5年,国家赋予的120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累计形成169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54项全国首创,7项获海关总署批复备案,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全力抓试点、谋创新,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不断彰显

围绕面向东盟、沿边开放特色,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国家3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广西基本实现全面复制推广。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建设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打造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和窗口,建设中西部地区以及面向东盟的再生原料枢纽港、全国首个面向东盟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和广西首个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发挥沿边特色,推动沿边地区开放创新发展,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改革和进境水果“分层查验+承诺提离”等模式,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规模5年来稳居边境省区首位。

积极破难题、激活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政务服务方面,推出“免审即得”实现“准入即准营”,实现一次承诺即可领证经营,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在通关创新方面,友谊关口岸在全国率先开展边检快捷通关改革,在全国边境公路口岸实现“多卡合一”作业和“一站式”通关。建设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开通全国首趟中越中药材进口专列、全国首票进口越南榴莲、越南百香果等。在金融开放方面,全国首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落地全国首笔NRA账户跨境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扩大和便利人民币跨区域使用。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方面,建设国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落地中国南方地区首个锰硅期货交割仓库;实施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缩短企业退税时间,推动出口货物向北部湾港集聚。

坚持聚主体、优服务,产业链供应链与国际深度融合

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主导产业深度融入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南宁片区形成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泰克半导体、华芯振邦等规上企业入驻。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陆广平提到:“南宁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带动一批高质量项目和企业入驻,截至2024年7月底,南宁片区累计新增企业超6.5万家,外资企业突破55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2400亿元。”钦州港片区初步构建起石化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中石油、华谊、恒逸、桐昆等百亿元重大项目稳步推进,钦州石化产业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崇左片区形成了以东盟特色产品加工、跨境电子信息为重点的跨境产业链,加快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

五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累计实现全区37.5%的实际使用外资和38.5%的外贸进出口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20年的55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23亿元,年均增长26.2%;税收收入由2020年的43.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8.3亿元,年均增长43.4%。

主动拓市场、强联动,服务国家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向内联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国家赋予广西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重要战略任务,广西抢抓机遇,结合园区布局,设立了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五个协同发展区。加强向外联动,积极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成立粤桂琼自贸试验区(港)联盟,共同推动制度型开放、加强港航合作。联合云南、黑龙江、新疆等自贸试验区深化沿边开放,与云南推出跨域合作“一站通”海铁联运新模式。集成国家开放平台,协同发力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海铁联运体制机制创新,建成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暨全球首个U型工艺全自动化码头,中铁联集钦州中心站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海铁联运实现无缝衔接。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朋友圈”拓展到18省72市152个站点,通达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18个港口。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