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落子”中的“赤峰速度”
摘要:从电力外送看,赤峰电网通过4回与东北电网相联,目前年外送电能力320万千瓦,随着巴奈阜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年外送电能力将达到500万千瓦;规划中的赤峰市浑善达克沙地至京津冀直流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成后,赤峰市年外送电能力将突破1000万千瓦。
中国发展网 近年来,赤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战略规划,加速打造自治区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和千亿级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跑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赤峰速度”。
蓬勃发展的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供图|赤峰市发改委
赤峰市是面向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重要能源保障基地。早在1981年,国内的第一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就落户赤峰元宝山电厂。1998年,国内首座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元宝山露天矿建成投运。2013年,国内首个大型煤制天然气国家示范项目—大唐克旗煤制气建成投产,赤峰成为首都北京第二气源地。世界最大的锂云母矿—克旗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现已探明矿石量5.5亿吨,为赤峰市锂电全产业链布局破题起势。
赤峰运瓴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基地 供图|赤峰市发改委
从电力外送看,赤峰电网通过4回与东北电网相联,目前年外送电能力320万千瓦,随着巴奈阜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年外送电能力将达到500万千瓦;规划中的赤峰市浑善达克沙地至京津冀直流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成后,赤峰市年外送电能力将突破1000万千瓦。
聚力打造绿色“风光”赤峰
赤峰市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和突出的区位优势,风光资源属国家二类富集区,新能源可开发空间在5300万千瓦以上,绿电蕴藏年产能超过1120亿千瓦时。1998年蒙东首台风机在赤峰达里风场建成投运,2008年在全国率先建成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2012年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单体百万千瓦风电场。目前,全市电力总装机1307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745万千瓦,占比57%,分别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
内蒙古虹源风能科技有限公司风电塔筒制造生产基地 供图|赤峰市发改委
另外,全市在建、已批待建25个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超过1600万千瓦,其中大型风光基地项目7个、装机800万千瓦,市场化并网项目13个、装机345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等保障性并网项目5个、装机460万千瓦。上述项目建成后,赤峰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2350万千瓦。
聚力打造蓝色“氢储”赤峰
力促氢能产业全链发展。围绕新能源氢氨醇一体化,着力拓展绿氢多场景应用。总装机规模150万千瓦的远景、深能、明阳3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引进鹏飞集团布局氢储加运电一体化产业集群,同步与行业龙头企业规划氢能重卡及绿醇蓝醇一体化项目。到2025年,赤峰市绿氢、绿氨、绿醇年产能将分别达到7万吨、47万吨和25万吨以上。
力促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总容量50万千瓦时的10个新能源配储项目建成投运,总容量960万千瓦时的15个储能项目加速建设。其中,赤峰大唐60万千瓦时、赤峰远景40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分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电网侧、电源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赤峰市将跃升成为蒙东地区最大的新型储能基地。
聚力打造现代“制造”赤峰
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集群,全力推进运达风电机组生产基地、远景大兆瓦风机总装基地、星耀高性能光伏钨丝生产基地、秦能制氢装置生产基地、慕帆动力氢氨燃气轮机制造基地、通盛储能电池产业基地、海德利储能电池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装备制造项目,着力打造蒙东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基地。目前,全市13个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超50亿元,到2025年全市风机整机组装年产能700万千瓦、光伏组件100万千瓦、氢氨燃气轮机20台(套)、储能电池100万千瓦时。
聚力打造全产业链“示范”赤峰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赤峰市抢抓政策“机遇期”和时间“窗口期”,着力构建“双倍增”“双提升”“双转变”新能源产业发展主框架,全力打造“一个示范区、五大产业基地”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
“一个示范区”,即打造自治区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区。通过资源精细化管理、绿电精准化开发、输配合理化布局、储能多元化发展、源荷一体化响应,加速构建“低电价、低能耗、大规模、高比例”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着力打造自治区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区。目前,全市已谋划提出“十五五”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50个,总投资规模3000亿元。
“五大产业基地”,即打造自治区总装机3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基地。加速推动蒙能、国峰、中广核、大唐、华能等7个总装机80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及总装机40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深度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光伏帮扶等重点民生工程。着力规划建设赤峰市浑善达克沙地至京津冀电力外送通道,助力破解电力消纳和外送不足制约。到“十五五”期末,争取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新能源发电量在“十四五”基础上再实现翻一番。
打造自治区绿色高载能产业承接基地。加速推动本源时代40万吨金属硅等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有效推进高新区、红山区、松山区等一批园区绿色供电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可复制的高标准、高载能产业落地范本,全力撬动新能源与绿色高载能产业深度融合。到“十五五”期末,争取全市绿电直供、就地消纳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
打造自治区氢能综合生产应用基地。锚定氢能未来产业“新赛道”,力促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加快推进远景零碳氢氨等一批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规划布局赤峰市“一环四出口”绿氢管道内部联网工程和赤峰市至京津冀、赤峰市至锦州港绿氢绿氨管道外部输送工程,着力构建对内联通12个旗县区、对外绿氢绿氨“进京入辽”“出区达海”大输送网络体系,规划建设地下绿氢管网+地上绿氢综合能源岛+赤峰至京津冀绿能重卡交通物流运输廊道,全力打造千亿级氢能经济生态圈。到“十五五”期末,争取全市绿氢年产能在“十四五”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50万吨。
打造蒙东储能产业基地。加速推进克旗芝瑞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着力推动空气压缩、电化学、全钒液流、飞轮等一批储能项目落地实施。依托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加快推动宁德时代锂电全产业链等一批制造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推动青岛蓝科途锂电隔膜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签约,力促总投资规模超600亿元的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到“十五五”期末,争取全市储能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储能核心部件基本实现本地化生产。
打造蒙东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基地。加速推动星耀集团钨钼棒丝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围绕丰富的锂、硅、锌、铜、铁、铝等矿产资源和工业基础,锚定风、光、氢、储、车装备制造及原材料深加工产业,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关联产业全链条发展壮大。到“十五五”期末,争取全市新能源装备制造规模在“十四五”基础上实现倍增。(义博 梁喜俊)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