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河南省灵宝市:项目建设步稳蹄疾 为实现“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

2024-08-14 14:29 中国发展网 张建兴、范纪安

摘要:今年以来,灵宝市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以抓项目、扩投资、增动能为抓手,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努力实现“全年红”。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张建兴、记者范纪安报道  近日,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历史博物馆项目建设现场,吊塔高耸林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焊接声、切割声此起彼伏,建设者挥汗如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正在争分夺秒抢进度、赶工期,全力以赴拉满建设“进度条”。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77亿元,占地47.5亩,建筑面积19800㎡,是河南省第十一期“三个一批”重点工程之一。总体设计理念为“紫气东来 鼎盛方圆”,呼应灵宝两大特色文化:道德经文化(老子著经)和黄帝文化(黄帝铸鼎)。建筑整体上方下圆,彰显“天人合一”的思想;顶部的“大鼎”象征着黄帝文化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中部的“高台”象征着垒起来的“竹简”,隐喻灵宝厚重历史文化。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函谷关历史文化功能区的文化内涵,集中展示灵宝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于持续擦亮叫响“紫气东来、问道函谷”这一靓丽名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灵宝市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以抓项目、扩投资、增动能为抓手,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努力实现“全年红”。

2024年灵宝市确定省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384.7亿元。三门峡市重点项目59个,总投资657.8亿元。灵宝重点项目263个,总投资810.7亿元。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不论个数、规模、进度均再创新高,位列三门峡市第一。

夯实工业经济“硬支撑”。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实施工业“三大改造”和企业对标提升,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冶炼、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5个,总投资177亿元,重点推动宝鑫电子年产2万吨高频低阻抗铜箔、灵宝黄金精深加工产业园、新凌铅业资源循环利用暨绿色生产技改提升、黄金冶炼厂绿色化升级、哈三联生物制药、大科学装备等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家,总数达14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总数达21家,均位列三门峡市第一。灵宝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名单;河南万贯实业有限公司、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荣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灵宝市成功举办2024年河南省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进一步叫响“中国铜箔谷”。

资金争取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全市已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4个,资金1.15亿元;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4个,发行专项债券3.53亿元,进一步夯实灵宝市经济发展基础,厚植发展优势,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招商引资有力有效。今年以来,全市聚焦产业链项目精准招商,成功招引总投资8.2亿元的年产20万吨铜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年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再生及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1万吨冶金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豫灵镇固废综合处理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1.25亿元的净菜配送+预制菜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现代矮砧育苗组培生产基地项目等,充分激发了该市产业发展新动能。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今年以来,灵宝市以12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规上工业企业为重要抓手,引导企业持续稳定加大研发投入,今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河南芳捷农业公司申报的乡村振兴科技计划项目已获省科技厅立项。灵宝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近年来,探索“管委会+研究院+企业+项目+转化”的政研企合作模式,建设了“一院五中心”——中国铜箔谷产业研究院(河南高精铜箔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铜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灵宝产业规划展示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双创孵化中心。

击鼓催征,乘势而上。如今,灵宝金城大地,一处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个个重大项目步稳蹄疾,彰显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更汇聚起灵宝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