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空港中心助力“湾区制造”直飞全球
摘要:东莞将积极拓展空港中心业务范围,探索开展跨境冰鲜、跨境冷链等新型业务,同时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让更多企业通过空港中心共享湾区机遇、连通全球贸易。
中国发展网讯 聂金秀、黄少慧、记者罗勉报道 从东莞市有关方面了解到,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以下简称“东莞空港中心”)坐落在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入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在探索制度型开放实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突破性地在全国首创跨境安检前置横跨内地与香港两个关贸区,实现规则机制的“软联通”和基础设施的“硬联通”。
据黄埔海关统计,自去年4月正式运行至今年7月下旬,空港中心进出口总货值达69.72亿元,持续将“湾区制造”送达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为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外贸企业带来了便利与效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精彩实践。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邢文聚表示,东莞空港中心是东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典型案例,实现了共享湾区、连通世界。运行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空港中心未来发展大有可为。东莞将积极拓展空港中心业务范围,探索开展跨境冰鲜、跨境冷链等新型业务,同时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让更多企业通过空港中心共享湾区机遇、连通全球贸易。
东莞一家国际货运企业负责人林志伟表示,东莞空港中心打造了一条大湾区跨境物流全新通道,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这几个月货运量成倍增长,提升了20%。正是看准了空港中心带来的机遇,林志伟的公司将租用面积从500平方米扩至5000平方米。说起企业的目标,他充满自信:年底前我们能够达到每日一架包机的货量,空运货物一年达到100万吨。
香港和东莞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双方经贸合作日趋紧密。据黄埔海关调研发现,东莞年进出口货值排名前50位的企业中43家有航空运输需求,其中约80%的航空货物主要经陆路出口至香港国际机场转飞海外。二者互相高度依赖,却缺少高效直达的跨境物流通道。
东莞有需求,香港有优势。为此,黄埔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在南沙之东、前海之北、伶仃洋畔,支持东莞市开辟了一条东莞的空中丝绸之路——“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
空港中心内突破性设立了跨关境的香港机场货站,把香港机场安检、打板、收货等核心功能延伸到东莞,海关契合物流特点,实施“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货物放行后通过专用船舶,直达香港机场的空侧码头,直接装上飞机,飞往全球。从此,东莞企业在“家门口”就有了国际机场的“候机楼”,与传统的陆运模式相比,可为企业节省30%的物流时间和通关成本。
时间、成本双双下降得益于机制创新。空港中心横跨内地与香港两大关贸区,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香港立法会、民航处多次修订相关法例和条例,突破实现“内地收货”模式和“跨境安检前置”,粤港两地海关实现监管互认,航空货物可以在空港中心“一站式”通关。
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空港中心实现两地规则机制的“软衔接”和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是“一国两制”下粤港两地创新合作的生动实践。封关运行一年以来,项目获2023港航物流业TOP30创新案例、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首批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制度创新案例、2023年全国海关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典型案例等荣誉。
空港中心对于莞港两地意义重大。项目的运行,标志着莞港合作已从“前店后厂”、产业转移阔步迈入“前研后产”、双向赋能。这不仅填补了东莞市作为我国11座特大城市中唯一没有机场的空白,也在航空物流、海关监管等诸多领域实现了两地规则的衔接和创新,是粤港深度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