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蹚出振兴新路
摘要:该村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文旅融合,依托“牛郎织女”文化传说,打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此外,村里还大力发展的烧烤营地、特色民宿和森林康养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旅游服务业的转变,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把乡村“‘农’墨重彩”的烟火气和人情味镶嵌入乡村蝶变之路,绘就出了一幅幅乡村兴旺发达的新图景。近年来,晋中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生态”为底色,以“特优”为品牌,以“融合”为路径,大力推进“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推进,把乡村美景转化成为了“生产力”和“致富经”。
盛夏时节,和顺县松烟镇南天池村成为了消夏避暑的热门打卡点。该村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文旅融合,依托“牛郎织女”文化传说,打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此外,村里还大力发展的烧烤营地、特色民宿和森林康养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旅游服务业的转变,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村党支部书记陈宝珠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我看来,农文旅融合是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动生态与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让村庄因环境而美,让村民因生态而富。”
步入榆次区东赵乡后沟古村,幽静古朴的意境扑面而来。后沟村保存了黄土高原的自然地貌和大量古建筑,拥有大量古建筑及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被誉为“中国古村落抢救保护第一村”。党支部书记范利军表示,“保留传统村落风貌,利用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我们村能有今天就是受益于此。”政府、企业、村民三方持股,成立了榆次后沟古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传统建筑,引入多元主体,激发发展活力,开展民俗表演、文艺展示、农耕体验等活动,扩大了古村影响力。通过土地流转、旅游服务等额外收入,后沟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2984元,同时产业结构也从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农文旅融合的产业。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正脚踏实地、步履铿锵地行进在希望的田野上。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