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模型产业生态
摘要:此次科大讯飞发布了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对话,破解强干扰场景下语音识别难题,并通过云边端及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汽车、家电、机器人等领域人机交互变革。
薛歌 本报记者 | 杜壮
6月27日,科大讯飞在北京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及其在医疗、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的落地应用。该模型基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训练,模型能力全面对标GPT-4Turbo,并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等方面实现超越。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发布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绝不是一家公司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完的,只有生态才能生生不息;必须是自主可控的繁荣生态,才有中国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发布会上发表演讲。
加速大模型落地应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在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的年度十大新兴技术中,“驱动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位列榜首。该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用于科学研究已有多年,深度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基础模型等领域的进步正在彻底改变科学发现的过程。
目前,国内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纷纷入局基础大模型训练和研发,但是对于大模型如何赋能行业、形成有价值可落地的产品,行业仍然都在探索中。
一直坚持“技术顶天、应用立地”战略的科大讯飞,围绕多语种智能语音技术构建了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持续加速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刘庆峰表示,自去年9月全面开放以来,讯飞星火App在安卓公开市场累计下载量达1.31亿次。
“通用人工智能从通用助手变成更懂你的AI助手,这中间的底层技术是需要能够有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表达。”在发布会上,刘庆峰提到了大模型个性化能力的重要性。据悉,升级改版后的讯飞星火App和电脑桌面版应用,推出了个人空间,用户可以在里面上传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健康等各类资料,形成个人专属知识库,再结合人设,让大模型生成更个性化的内容。
讯飞晓医App上线的“个人数字健康空间”,能够根据电子病历、检查报告、体检报告等用户个性化资料,构建个人数字健康空间;首款星火智能批阅机,集智能批改、学情分析、个性作业于一体……
在教育、卫生、医疗等细分行业,大模型的渗透带来了“几何量级”的应用创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
此次科大讯飞发布了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对话,破解强干扰场景下语音识别难题,并通过云边端及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汽车、家电、机器人等领域人机交互变革。
实际上,大模型技术可以在复杂语义理解、长文本建模能力上进一步提升语音识别、合成和翻译的效果,同时基于其强大的语义理解、知识问答、多轮对话、多模态建模能力,也能进一步大幅提升智能语音技术的使用场景和应用价值,支撑实现语音同传、自动客服、辅学答疑、家庭医生、虚拟员工、陪伴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未来智能产品创新,带来巨大产业机会,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刘聪在发布会上进行技术演示。
完全自主可控大模型进入新阶段
如今,国产大模型正在从“出生潮”走向“应用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另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共推出305个大模型;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
有专家指出,模型与算法、数据与知识、芯片与算力、场景与真实的产业应用需求,是数字生态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大模型竞争的关键因素。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而言,推出产品时间早晚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扎实做好底层的算法、算力和数据。
在发布会上,刘庆峰多次提到“自主可控”,而这也是科大讯飞寻求大模型突破的关键。
此次发布的星火大模型V4.0基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训练。刘庆峰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标志着完全自主可控的大模型进入了新阶段,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中美科技人工智能最激烈的博弈之下,国产大模型底座的能力和支撑,决定了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决定了能否在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享受更多红利。
人工智能具有跳跃式技术演进的发展特点,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驱动力。在算法、算力、数据的集成创新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日臻成熟,为生产力要素提质增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日前,科大讯飞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深度学习引发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以来,过去十年人工智能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攻克上述项目技术难题时,科大讯飞提出了4个方面的技术创新:复杂语音信号解耦建模关键技术突破,多语种共享建模关键技术突破,语音语义联合建模关键技术突破,国产异构硬件平台训练及推理加速关键技术突破。这些技术也应用在了不断升级后的星火大模型中。
“在自主可控的底座下进化国产大模型非常有必要,我们未来仍旧会继续追赶,保证不出现代差。”刘庆峰说。
全新一代星火智能座舱提供个性化的驾驶陪伴。
打造企业专属大模型
今年上半年,大模型相关的项目正在迎来大爆发。据相关机构统计,仅2024年前5个半月,国内大模型项目中标公告已发布超230个,远超2023年全年水平。
自去年5月发布以来,讯飞星火大模型已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交通银行、奇瑞汽车、中国一汽、大众汽车、江汽集团、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多领域头部企业的首选。
支撑科大讯飞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来自其在国产化全栈能力的布局。去年10月,科大讯飞和华为共同推出了中国首个万卡的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3个月后,今年1月讯飞星火V3.5发布,星火开发者生态加速增长,开发者数从598万人增长到702万人,海外开发者数超40万人,大模型开发者达57万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正加入星火生态,释放更多刚需场景的应用价值。
目前,讯飞星火已经在代码、合规审查、客服、评标、智能交互等多个典型场景产生应用成效。以交通银行为例,基于星火大模型能力的产品iFlyCode覆盖6000多位研发人员,代码采纳率达38%。
如何更好地解决企业大模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刘庆峰认为,企业首先要科学地认识大模型能力的边界,根据任务难度选择合适方案,并且用更少的算力、更高的效率,打造企业专属大模型。随着讯飞星火V4.0的发布,他认为用智能体平台打造每个岗位专属助手的时间已经到来。
“智能体”和“智能”是密不可分的,它具备一些类似人的智能能力和行为,比如学习、推理、决策和执行能力。此次科大讯飞发布了星火企业智能体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可以结合业务场景,构建可落地的智能体应用。围绕生产域、科创域、办公域、管理域,该平台上线了代码智能体、商机助手等32个企业智能体,供企业即插即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谈及“利用新技术拓展购物消费体验”时提到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拓展电商直播场景;在“打造电子产品消费新场景”中明确,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传统的技术体系、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产业形态被加速重构,数实融合迈向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新阶段。国际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6年,超过80%的企业将使用生成式AI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模型,或在生产环境中部署支持生成式AI的应用,这也将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新生态,刘庆峰认为要关注源头技术生态、智能体生态、应用生态和行业生态,通过自主可控和软硬一体,才能实现大模型的深度落地;既要科学理性地认识中美在大模型上的综合差距,也要有信心快速追赶,给出从源头技术、到产业生态、再到应用落地的一整套打法,以长期主义来打造真正自主可控的AI产业生态。
(本稿图片由科大讯飞提供)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