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广州天河法院助力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06-28 20:23 中国发展网 张瑞平、记者皮泽红

摘要:聚焦金融商事纠纷诉前调解资源匮乏、动力不足等问题,引入“谁获益、谁付费”的市场化规则,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

张瑞平、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近年来,广州天河法院立足天河总部经济发达、金融交易活跃、商事贸易频繁等区位特点,紧盯金融商事纠纷特别是金融借贷纠纷数量庞大、批量集中、类型突出等案件特征,创新推行社会化有偿调解机制,在广东省范围内首创“四化”金融商事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有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该机制实施以来,诉前委派相关纠纷约302.09万件,成功失联修复约126.04万件,引导进入调解程序约47.5万件,成功调解约7.43万件,促成履行到位金额约4.61亿元。入选广州市2023年“一区两品牌”改革创新项目、广州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100项可推广可借鉴改革举措,获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抓示范促改革惠民生”良好改革项目、广州市法治建设创新项目二等奖、2023年广州市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和2023年度广州市政法领域改革创新“十佳创新亮点”项目。

探索市场化路径,丰富解纷力量

聚焦金融商事纠纷诉前调解资源匮乏、动力不足等问题,引入“谁获益、谁付费”的市场化规则,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一是创新市场模式。积极应对金融、商事等领域诉讼需求剧增与司法资源极度稀缺的尖锐矛盾,会同相关主管机构、社会调解组织等研究市场化转型路径,制定实施《社会化有偿调解对接机制方案》等规定,构建“当事人低成本+社会机构专业调解+法院调诉执有机衔接”诉源治理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定价机制。参照《人民法院诉讼费交纳办法》规定和相关改革文件,明确调解不成功的案件不得收取调解费用。调解机构与金融机构可综合产品项目、欠款时间等因素,平等协商收费标准。收费既可以依个案收费,也允许按标的收费,但严禁调解员以个人名义收费。三是引导社会参与。定期组织召开相关纠纷诉源治理推进会,吸纳平安银行等31家金融机构或调解组织实质参与。联合行业协会等举办各类宣传活动34次,推广有偿调解工作模式,推介优秀调解机构、优秀调解员及典型案例,增强社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推动专业化运作,提升解纷能力

聚焦金融商事纠纷调解组织定位模糊、虚化弱化等问题,对标“谁服务、谁提升”的专业化目标,推动更多解纷资源向正规化和职业化发力。一是推动调解机构专业化。以专业实力、信息化基础、相关行业背景为标准,择优选聘17家社会调解组织、律所作为对接机构,并纳入法院特邀调解组织。督促调解机构加强愿景设计、机构设置、制度搭建等领域建设,并在办公场地、人才培训、法律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二是推动调解队伍职业化。调解员由调解机构综合专业领域、业务能力、调解技能等因素自主招录、法院考察审核聘为特邀调解员。积极开展集中授课、研讨交流、案例评析、双重考评等,提升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调解技能。三是推动衔接机制规范化。要求调解机构内部成立固定的工作组织、具备固定的调解团队、设置固定的调解助理岗位,推动衔接常态长效。指派3个法官团队对口专业指导调解机构及其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对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司法确认。

夯实智能化支撑,提高解纷质效

聚焦金融商事纠纷化解科技驱动基础薄弱、供需失衡等问题,紧盯“谁推进、谁保障”的信息化需求,推动更多信息要素向数据化和智能化聚力。一是发挥平台枢纽功能。自主建设“天融”一体化处理平台,打造金融机构、调解机构与法院线上全业务协调联动、有机衔接的中枢平台。二是加大智能技术应用。运用失联修复技术查找金融纠纷借款人联系方式。开发应用“AI”智能语音调解技术,配置金融调解场景和沟通话术,高效开展调解工作。深度应用OCR智能识别提取技术,自动提取、识别、比对案件特征要素信息,确保海量案件要素信息完整、准确。三是强化全流程在线管理。构建无纸化办案体系,支持案件信息、当事人信息、其他材料信息同步转入平台卷宗管理系统,同步更新送达材料、调解状况、流程节点等信息,调解全程在线留痕,调解结果在线反馈,诉调对接在线转换,推动纠纷解决全流程智能化处理。

加强规范化监管,优化解纷管理

聚焦金融商事纠纷调处过程监督缺位、管理失准等问题,落实“谁对接、谁监管”的制度化要求,推动更多治理要件向全链条和全流程加力。一是严格调解流程日常监管。督促建立岗位职责、数据统计、档案管理等制度。监督落实重大纠纷报告、决策事项报备、违纪违规共查等制度。调解机构需及时向法院报备收费办法和收费票据,从源头上杜绝高收费、乱收费。二是发挥诉讼费用杠杆作用。规定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申请撤诉的,免交案件受理费。明确针对调解机构成功调解并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依法不收取诉讼费用。三是实施人员回避和负面名单制度。制定调解员强制回避制度,明确调解员不得参与涉案争议事项后续解决程序。制定调解机构负面清单,明确违规收费、程序失范、徇私舞弊等具体情形,针对违规机构可出具司法建议或依规除名。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