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源泉

2024-06-27 20:54 中国发展网

摘要:虽然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但只要我们以更高远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来对待发展问题,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中不断燃起星星之火,必然能够推动全球经济迈进新的增长周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一直缓慢,根据世界银行2024年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6%,2025年至2026年为2.7%,低于新冠疫情爆发前10年3.1%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速。李强总理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呼吁各界领军者们,正视经济增速放缓的困难,同时把握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培育经济增长的源泉。李强总理的呼吁也是中国一直在坚持践行的方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些举措让中国保持了后疫情时代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增强了信心。

加快前沿科技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前沿探索不断深入。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第一。从研发成果看,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在量子通信、超导与拓扑物理、反应堆中微子振荡、新型二维材料创制、纳米催化、脑认知和脑疾病机理、干细胞研究、空天技术等方面跻身世界前列。依托这些前沿技术,中国政府从“十四五”开始,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这些产业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全球经济的新支柱。

推动传统产业与科技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中国全部制造业比重接近80%,依然是中国产业的核心支柱。“十四五”以来,中国大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等智能装备得到快速普及,“灯塔工厂”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业务模式全面升级,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在新科技的加持下,一些行业新品迭出、消费爆款持续涌现,部分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关键环节的效率成倍增长,不断彰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能源生产在传统上一直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积极发展以水电、风电、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取得显著的成绩。在风电领域形成了从设备制造、开发建设,到运行维护的全产业链体系,光伏电池转换效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水电单机容量世界第一。依托中国的创新和创造,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比十年前下降60%和80%,清洁能源发电在中国逐渐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全国绿电占比已经超过30%,在南方电网已经突破50%。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各行业也不断尝试使用绿色能源、推进清洁生产,探寻适宜的绿色发展道路。部分高能耗行业转移到绿色能源富集地区,钢铁、原铝、水泥等原材料行业通过工艺升级使产品能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纺织、石化等行业逐步形成成熟的循环生产方式,绿色发展的道路逐渐清晰。

虽然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但只要我们以更高远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来对待发展问题,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中不断燃起星星之火,必然能够推动全球经济迈进新的增长周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程都)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