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更有“准度”
摘要:首次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工坊,释放人才潜能。金华开发区通过加强首席质量官智库建设,建立首席质量官结对机制,加强了首席质量官人才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沟通合作,全面挖掘并发挥首席质量官的人才价值。
胡晨歆 卢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 沈贞海 季晓莉
浙江省首份首席质量官人才白皮书发布,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育有了战略参考;首次设立首席质量官创新实践基地,企业首席质量官有了交流学习的平台;首次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工坊,首席质量官有了创新探索的舞台……在前不久举办的金华开发区企业首席质量官人才发展大会上,这些成果集中发布,嘉宾们畅谈经验,标志着金华开发区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又一重要进步,开发区首席质量官制度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将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作为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的关键一环,力求通过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培养,打造一支能够引领企业质量提升的骨干力量。”金华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起,金华开发区围绕首席质量官制度创新探索的脚步一直未停。通过成立首席质量官工作站、针对首席质量官的个人融资增信项目“首席质量官贷”、将首席质量官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等政策激励,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开发区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截至目前,全区各级质量奖、“品字标”企业首席质量官聘任率达100%,27名首席质量官纳入人才库。
今年以来,金华开发区将推进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作为积极贯彻“三支队伍”建设要求,以及落实企业质量责任、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次发展大会上,金华开发区发布了多项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成果,持续完善首席质量官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质量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发布浙江省首份首席质量官人才白皮书,了解人才状况。首席质量官制度的落地实施,对开发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质量竞争力以及促进行业、地区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推进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白皮书以金华开发区59名首席质量官为样本,聚焦首席质量官工作生活的现实状况,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分析金华开发区首席质量官人才的现状、痛点和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育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提供了实践参考。
首次设立首席质量官创新实践基地,确保人才质量。为提升首席质量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金华开发区标准化构建“四实”培训体系,即“贴近实际、重视实践、模拟实战、讲求实效”,建立首席质量官初任培训、发证培育、任期继续教育等全流程培训,并在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实践创新基地,加强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鼓励企业之间开展首席质量官交流实践活动,让不同企业的首席质量官优势互补,拓宽首席质量官的视野和思路。
首次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工坊,释放人才潜能。金华开发区通过加强首席质量官智库建设,建立首席质量官结对机制,加强了首席质量官人才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沟通合作,全面挖掘并发挥首席质量官的人才价值。据了解,金华开发区将不断完善首席质量官培育、聘任、履职和管理制度,为首席质量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将首席质量官塑造为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力量,以此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