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跨境电商联动海外仓 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2024-06-18 11:1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海外仓的密集设立,正在助力我国外贸打破时空限制、完善物流技术与体系,显著提升我国跨境电商的海外竞争力。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 邵鹏璐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同比增长14%。据各地初步统计,当前我国拥有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10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作为外贸发展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进一步凸显。

 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是中国在欧洲地区建设的首个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园区可提供各类关务、保税仓储及海外仓服务。图为工人在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切佩尔港物流园仓储区域工作。新华社

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是中国在欧洲地区建设的首个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园区可提供各类关务、保税仓储及海外仓服务。图为工人在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切佩尔港物流园仓储区域工作。新华社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优化监管与服务、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等五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优化海外仓布局。

专家表示,我国持续推动跨境电商相关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促进了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更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打造全球品牌

近年来,东部沿海省份已成为我国跨境电商最大的集聚区,且集中度还在持续提升。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9-2022)》显示,2022年,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东南沿海4省已实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地级市全覆盖,“跨境电商+产业带”集聚效应日益显著,已经在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跨境电商的发展帮助传统工贸企业实时把握消费需求,推动产品直达全球消费者,促进产业带上的传统工贸企业快速打造全球品牌。

广东汕头是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一员。汕头拥有强大的特色产业带,“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市”“中国内衣家居服之都”“中国礼品之都”等称号彰显汕头的产业实力。近年来,越来越多跨境电商产业对接活动在汕头举办,汕头企业与亚马逊、希音、速卖通等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交流日益密切。

随着跨境电商的深入发展,小单化、碎片化已成为产业发展常态,为满足国际市场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汕头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打造“小单快反”生产模式,即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模式。企业实现了按需生产的柔性供应链模式,工厂可以直接、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从前期的设计开发,到生产制造等环节实现全面升级。同时,汕头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走出一条商贸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举全市之力举办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成立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等举措,持续提升产业整体实力,擦亮“汕头织造”产业名片。“卷”质量不“卷”价格,日益成为汕头纺织服装企业的共识。

提升履约效率

河南许昌被誉为“全球假发之都”,有多达5000家假发工厂及企业,市场遍布12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卖出10顶假发,就有6顶来自许昌,每年凭借假发能够达到超200亿的产值。许昌奥源发业,自1996年诞生开始就给国际品牌做初加工,经常大批订单在海上漂整整半年,导致工厂严重亏损。在选择做跨境电商后,因产品体重小,选用了菜鸟跨境包机服务及供应链路径规划,使假发物流时效从平均三四十天缩短到平均5~7天。

跨境物流体系的加速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带的履约效率。

在传统外贸模式下,产业带部分企业给国外品牌做代加工,走传统海运,效率低下,大批订单在海上漂好几个月,容易出现资金回流周期长甚至严重亏损。当前,在跨境电商的推动下,跨境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国内中心仓—通关—跨境运输—海外中心仓—海外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的闭环模式。在跨境电商模式下,产业带企业能够借助跨境物流体系,制定数字化的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改变流通方式,提高履约效率,提升消费者体验,实现智慧供应链建设。

海外仓备货成主流

时效和品质是我国跨境商家在海外取胜的关键。“采用备货模式的海外仓保障了商品发货的时效性。通过在目标市场设立海外仓,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显著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优势。”菜鸟集团海外仓供应链总经理孙婷说,“我们希望把在国内积累的供应链经验和技术运用到海外仓,为我国的跨境商家和海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物流体验。”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德商品贸易额约为2980亿欧元,中国已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商流推动物流,越来越多的中国物流企业选择在德国设立海外仓。来自中国的商品经海运抵达德国汉堡港,再由陆路中转至海外仓入库。如此一来,商品最快仅需1天就能到达欧洲的消费者手中。由于时效更有保障,这种通过海外仓备货的物流模式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海外仓的密集设立,正在助力我国外贸打破时空限制、完善物流技术与体系,显著提升我国跨境电商的海外竞争力。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三级调研员陈红娜表示,高效的跨境物流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经营全球市场、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能力,海外仓是其关键节点。在日益复杂的多场景需求下,海外仓不仅能整合头程清关、转运、尾程派送等物流链路,更能通过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打通生产、消费、售后等各环节,促进增长,实现提质增效。

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所长代晓霞表示,海外仓不仅拉近了中国卖家和海外消费者的距离,也让中国制造的产品能够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场。海外仓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客户体验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跨境电商联动海外仓,也为大量中小企业提供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有助于企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赵永辉说。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