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 加速资源要素流动深化交易跨域合作 走深走实统一大市场建设
摘要:2023年以来,商丘市跨区域合作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69个,交易金额84.71亿元,通过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市场主体零跑路、让企业零成本”的工作目标,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刘伟奇、记者范纪安报道 4月17日,商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携手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署《远程异地评标跨区域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域合作发展关系。两省三地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正式推开,标志着商丘市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战略部署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体现出商丘市交易中心持续推动公共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在构建环境标准化、资源共享化、统一市场化的交易平台工作上迈出扎实一步。
一、深化区域协同,拓宽合作“朋友圈”
2024年,商丘市公共资源交易在跨区域协作方面展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在已与安徽、江苏、湖南、甘肃、河南5省13地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河南省政府、山东省政府《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将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从而形成了更加广泛、多元、灵活的合作格局。2023年以来,商丘市跨区域合作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69个,交易金额84.71亿元,通过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市场主体零跑路、让企业零成本”的工作目标,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资源共享,增强多元“选择权”
建立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打破资源要素共享的壁垒,推动远程异地评标的深入开展,以解决公共资源交易中常见的专家资源不足、评审质量不高、保障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随着豫鲁毗邻区域合作的推动,将进一步实现交易信息、场所、专家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共享,从而进一步丰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项目的评标模式,保障交易结果的公正与公平。
三、丰富数据资源,提升监管“安全感”
通过拓宽远程异地评标地域合作范围,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丰富数据资源,优化配置专家资源,提升评标工作的效率与公正。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交易数据进行深度剖析和挖掘,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与问题,为行业监管等部门监管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监管的准确性、可靠性。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