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费兴起,品牌如何乘东风?
摘要:顺势而为,大健康产业品牌需要积极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独特地位。
刘萌萌
“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是“70后”对“80后”的告诫,“90后”信奉“小病就治,大病就死”的信条,“00后”却过上了“啤酒瓶里泡枸杞”的朋克养生。不同于上一代年轻人,如今的“脆皮”年轻人十分重视健康问题,纷纷“自救”。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剧,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消费刚需。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2024~202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
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一些相关品牌也面临全新挑战。健康消费为什么会火?怎么持续健康消费的热度?在热度之下,我们也需要进行冷思考,品牌在健康化消费中又该如何提高竞争力?
需求转变 品牌红利初显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人口老龄化虽然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但也能够促进“银色经济”发展,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勃兴。
科技型企业美颜生物创始人鲍文表示,自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以来,我国更加关注银发人群的健康消费需求,如何提高银发人群的生活质量,是大健康产业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另外,疫情后的国人重新对健康概念进行了审视,对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至关重要,怎样壮大人体免疫力保护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话题。
美艳生物针对银发人群和初老人群进行产品区隔,推出IG黄金球膜蛋白因子特殊膳食和SGF骨源再生因子产品,获得中国、日本、卢森堡三国的功能型专利,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新的市场机遇的到来,预示着众多品牌将加速布局大健康赛道。
“健康风”吹进新茶饮圈,以药入茶成为新时尚。同仁堂以“东方草本哲学,自然养身之茶”为理念,在深圳开了首家名为“制茶司”的茶饮店。中药铺风格咖啡店“永乐堂”将咖啡装进中药盅,龟苓膏拿铁和罗汉果美式成为“招牌”。老字号品牌东阿阿胶与新茶饮品牌奈雪破壁联动推出阿胶奶茶。跟随健康趋势,不少品牌开发创新产品,填补市场需求。
技术助推 品牌借力升级
数字时代以科技创新为基石,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健康产业也在新科技革命影响下快速转型,产品形态迭代升级。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打造品牌的主体,只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赋予品牌更多的创新内涵,才能真正树立质量卓越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的认知度。
依托自身科技力,美艳生物重点着力于民用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及研发工作,并将这些物质应用到其医药终端、功能性食品等产品之中。以升级版的SGF骨源再生因子2.0为例,引入了全新科技成果—caHMB强肌因子,采用先进的胶囊制备专利技术,提高肽活性及因子活性比,追求全效重建骨肌系统健康,同时在制剂技术、功能技术、配方技术、专利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以优质材料打造优质产品。
鲍文相信,依靠创新力、科技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构建优秀的国货品牌,让世界认知。
健康红利时代下,品牌要在大健康赛道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消费的热度,更多的是要依靠科技来构建品牌内涵的核心要素。
乘势而上 品牌焕发活力
政策扶持和技术赋能下的大健康产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广阔的消费市场不仅为健康品牌发展提供长远动力,也为健康品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在品牌力上,大健康品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一些生产厂家只根据市场需求,缺少品牌意识,只顾眼前利益野蛮生长,造成市场短时间饱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头部品牌在这一波养生热潮当中应该会做得更好,因为它们无论在品质、食材、产业链,还是品牌背书、专业人士配置方面都有优势。
美艳生物联合国内外医学、食品学的科研人员,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创新投入,签约奥运冠军,让品牌保有自我特色和差异特点。鲍文表示,以后将继续深耕健康产业领域,紧跟“健康中国”的战略步伐,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打造企业品牌,在高质量发展浪潮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顺势而为,大健康产业品牌需要积极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独特地位。企业可以通过定位品牌故事、提供健康化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等方式,让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相契合,达到市场认可度,铸造精致品牌。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