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下功夫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摘要:“前不久,吉林省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大会,下一步,吉林省将开展人才科技金融和项目对接等系列服务企业活动,继续用‘硬措施’抓‘软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使吉林真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福地。”李国强说。
中国发展网、中国经济导报讯 “民营企业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某种程度上说,民营经济活,吉林才能兴。”4月22日,吉林省副省长李国强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吉林省在“创新、贴心、扩量、提质”八个字上下功夫。
在政策上讲“创新”。2023年,吉林省出台了41条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含金量都很高。比如,41个领域用专业信用证明代替过去的无违法违规记录报告,现在在网上,只要输入企业相关信息,3秒钟就出具证明,极大提高了效率,做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在服务上讲“贴心”。吉林省各级政府经常开展企业沙龙、圆桌会议等活动,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实打实帮企业解决问题,做到企业提出的问题速办、能办的马上办。有难度的想方设法办,实在办不了的,给企业解释清楚。
李国强举例说:“去年有一个企业要上市,相关部门要提供报告,企业自己跑的话恐怕需要几个月,我们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7个工作日就全部完成,给企业上市创造了便利条件。”再如,“有一个企业生产电器废料,每年处理费用超过200万元,知道这一情况之后,我们帮他联系了一个新能源公司,把电子废料当原料买过去,这样企业每年不但不花处理费,卖电子废料还有一定的收入。”
同时,做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转变。比如,汽车和医药行业都是吉林省的重点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吉林省委、省政府为这两个行业的人才招聘出台了专门政策,最高可获得200多万元支持。
在主体上讲“扩量”。2023年吉林省经营主体增长14%,吉林省每千人经营主体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赋能上讲“提质”。2023年吉林省科技型企业增长15.36%,中小型科技企业增长72%,位居全国第一。
“前不久,吉林省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大会,下一步,吉林省将开展人才科技金融和项目对接等系列服务企业活动,继续用‘硬措施’抓‘软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使吉林真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福地。”李国强说。(柴洁)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