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牵住“牛鼻子”共“犇”致富路
摘要:日前,该行金融创新再提速,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搭建的“数字畜牧”产业服务平台再添“龙牧贷”肉牛养殖新场景。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秦薏颜 王烁 记者林强报道 初春的龙江大地,处处升腾着生机与希望。从三大主粮金融供给到助力畜牧产业兴旺,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金融支农的脚步已踏遍龙江乡村沃野。日前,该行金融创新再提速,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搭建的“数字畜牧”产业服务平台再添“龙牧贷”肉牛养殖新场景。自1月20日“龙牧贷(肉牛)”产品投放以来,已为全省271家肉牛养殖场高效发放2.62亿元纯信用资金,为乡村产业兴旺筑牢了“牛底气”。
深耕市场 摸准“牛脾气”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肉牛养殖大省,地处世界公认的黑土带、黄金玉米带,具有肉牛养殖的天然优势,2022年全省肉牛出栏311万头,牛肉产量超过52万吨,均居全国第4位。
然而,受新冠疫情、经济形势、猪肉消费偏好、进口牛肉增加,以及产地肉牛出栏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肉牛市场不景气,价格长期低迷,急需资金支持。“我们肉牛养殖场可选择的贷款形式有限,加上要提供反担保措施、缴纳保险费、购买智能耳标等,附加条件太多,而且贷款期限又比实际用款时间长,融资成本太高了!”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在对肉牛养殖市场主体的调研中发现,传统融资模式未能有效缓解养殖场户的经营压力,这也成为制约肉牛养殖企业发展的瓶颈。
把脉问诊 施足“牛底肥”
如何破题?市场的需求在哪里,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就在哪里。为解决肉牛养殖企业融资难题,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依托金融科技优势,积极回应市场企盼,创新研发“龙牧贷(肉牛)”养殖贷款产品,这也是该行继生猪养殖贷款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后的又一同业首创。
据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贾东介绍,2022年,该行应用平台经营理念和数字化打法,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建设“数字畜牧”产业服务平台,创新“兽医大数据+人工智能”支农模式,以兽医大数据为突破口,创新专项线上信贷产品,首期在生猪领域实践成型。去年,在政府部门的协调支持下,通过对肉牛数据进行清洗、加工,以及大量的模型训练,开发出肉牛数量盘点模型,通过识别数量实时获取关键数据。“龙牧贷(肉牛)”养殖贷款产品具备纯信用、免抵押、线上贷、随借随还的优势。一是准入门槛低。肉牛养殖主体仅需注册“智慧龙牧”平台,具备营业执照,肉牛存栏50头(含)以上等条件,就可以线上申请贷款。二是贷款利率低。“龙牧贷(肉牛)”养殖贷款产品现行贷款年化利率4.75%,按日计息,实际利息支出更少。三是随借随还,支取灵活。贷款额度有效期内可以随时支用、随时还款,还款后还能享用授信额度,养殖场主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全线上办理。
忽如一夜春风来,“龙牧贷(肉牛)”养殖贷款投放当天即在大庆市肇源县引起肉牛养殖企业的强烈反响。作为首批授信客户,肇源县头台镇张洋肉牛养殖场负责人江志红获得了200万元的贷款额度。“今年我这个养殖场扩建了一栋1500多平米的标准化牛舍,养殖规模大了,收入也逐年增长,这一边在想着规模上去了,一边又面临着购买肉牛和饲料价格的上涨,这不去年年底又购进了85万的饲料,趁着肉牛的价格比较低,想着再进一批牛犊,但是手里缺少资金,建行的产品推出得非常及时,不仅利率低,不用提供结算表格,不用抵押房产,最高能贷到300万,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养殖的资金需求!”一车车草料正运抵牧场,牛群行走坐卧怡然自得,一幅美丽的田园牧歌图徐徐展开,江志红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扩面增量 牵住“牛鼻子”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通过2个多月的市场‘试水’,我们月均授信达1.5亿元,可见养殖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以及产品与市场的高度适配性。有了好产品就要让更多养殖企业受益。我们将切实助力我省提升肉牛综合生产能力,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同时将金融服务持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从养殖到兽药、屠宰、加工、销售,做好金融服务的贯通,打造金融服务新生态,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贾东表示。截至目前,该行已在畜牧养殖业为1600多户生猪、肉牛养殖场(户)累计授信超12亿元,产品覆盖全省13个地市、101个县域,在支持养殖主体疫情复工、抵御价格波动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产业融合发展是做好“ 三农”工作的助推器。黑龙江省也是黄金奶牛养殖带,是名副其实的优质乳主产区。为大力支持“两牛一猪”工程,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正在加快研发“龙牧贷(奶牛)”产品,并于近期投放市场。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