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强势回暖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李少辉、记者罗勉报道 从广东省工信厅了解到,前两月广东省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0.6%,高于上一年全年增速(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23.2%。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广东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强势回暖对于支撑经济发展和提振市场信心均意义重大。
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今年1—2月,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23.2%;石油化工行业同比增长16.7%;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7.2%,占比超五成的电子、家电、石化等重点产业的核心企业扩大产能,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因素。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今年,手机的“颠覆性供给”有望带领消费电子行业走出底部。去年9月以来,华为等厂商发布新机,华为Mate60系列等手机产品热销,带动市场开始回暖。
根据国外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今年前六周华为手机上升势头最猛,以64%的增速和17%的份额冲到了国内第二,而荣耀以2%的增速和16%的份额排名第三。
核心企业产能的扩大,一方面来自市场有效需求的提升。广东省坚持去库存抓市场消费,抓住春节前后消费旺季,重点抓好汽车、食品等促消费活动。供需对接方面,广东鼓励支持各地区围绕促进工贸联动和产销循环畅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产品、资金、人才等供需对接。
另一方面,广东省紧扣稳生产抓复工复产,助力企业稳住产能。广州、东莞、珠海等多地积极采取返岗激励、组织入粤返岗免费专列等措施。截至2月29日(正月二十),全省复工率达到97.6%,约六分之一的企业复工时间较上一年同期提前。
广东省为进一步下好先手棋、构筑新优势,将抢抓新风口、新赛道,加快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其中,将深入实施“20+5”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打造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广东省将规模化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持续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推动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早日达产,在宽禁带半导体、智能传感器、装备零部件等领域布局引进更多项目,打造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等全产业链链条。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广东省的一大优势产业。广东省将继续引导燃油车企业加快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争取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持续推进车联网先导区建设。
广东省还将尽快出台《广东省关于通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指导意见》,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等场景融合应用,加快通用大模型研发迭代,推动人工智能嵌入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广东省将持续建设生物医药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中医药产业化基地,支持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研发创新,填补更多技术空白。还将全力拓展低空经济这一新增长点。比如,支持深圳、广州等地区发力布局,推动空天技术、无人机、大飞机制造零部件配套等发展,形成以整机制造为核心,涵盖电池飞控系统、通信系统、导航与定位系统等的完整产业体系。
将制定发布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实施细则
前两月,广东省全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6.0%、38.1%。尤其是去年底发布的“技改十条”“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对工业技改的推动效应初显,将为工业经济增长带来更大后劲。
从全省来看,各地都在全力拼经济稳增长,力争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比如,东莞实施营收增量奖励政策,创新实施新增采购订单奖励项目,对倍增企业向本地中小微企业采购产品最高奖励300万元,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
珠海市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开展“擂台比武 争先进位”活动,对各区工业指标成效亮晒比拼,安排7000万元财政资金奖励企业稳产增效、工业项目加快建设,1—2月珠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
中山市出台科技创新15条、新春暖企18条、推动工业企业加快技改等经济稳增长政策,推动总投资超520亿元的91个制造业项目落地,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一个数万亿元规模的巨大市场将开启。为此,广东将研究制定《广东省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省市联动围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开展赋能提升工程。
广东省还将开展技术改造“百企千项”示范行动,总结推广100家以上技术改造示范企业和1000个以上技术改造示范项目;以数字化为技术改造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广制造业企业“链式改造”模式,推进2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超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广东省今年将在上年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高基数的基础上,力争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还将制定发布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聚焦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技术改造重点方向,以及民营企业、传统产业等重点领域,做好省级技术改造事后奖励资金、普惠性投资奖励资金项目入库下达,扩大政策惠及面。以技改金融政策为实施重点,将联合银行开展“技改服务地市行”系列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产品,提供优惠贷款利率或保险费率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