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个高地” 热潮涌动潇湘
摘要:尽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但湖南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加速融入全球,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寻找更多发展机遇。
2023年收官,湖南经济在这一年走出了曲折式前进路线:GDP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4.1%,跌至上半年3.6%,再到前三季度回升至4.0%,以及第四季度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2024年开局,湖南以“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谋划未来:总投资达8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3亿元,省级层面集中力量布局一批百亿项目,市县层面抓实一批十亿项目、千万项目。
……
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省内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重点领域风险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湖南聚力打造“三个高地”,虽数字有波动,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稳、后升”态势,但总体趋势向好,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经济发展“成绩单”。
制造业稳住实体经济“基本盘”
辞旧迎新之际,“湖南制造”好消息不断。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线贯通,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这个总投资153.5亿元的项目将推动整个产业链延伸,实现产品从化工原料向化工新材料升级,带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
2023年12月21日,湘潭经开区首台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远程超级VAN(厢型车)下线。作为湖南省2023年十大产业项目之一,它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5万辆,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值约500亿元。在历经18年发展后,曾夺得过湖南产能最大汽车制造基地桂冠的吉利汽车湘潭基地,迎来新的里程碑。
2024年1月3日,中国石化岳阳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开工。这个项目总投资357亿元,是湖南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投产后总产值将超过千亿元,可带动下游投资超过1500亿元。
……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实践反复证明,越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越要稳住制造业大盘。
“作为制造业大省,湖南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引导各种要素资源加速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优做强企业主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挖掘新增长点,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形成了有力支撑。”湖南省工信厅厅长雷绍业介绍。
走进位于宁乡经开区的中伟新能源产业园,智能化生产车间正在抓紧生产赶订单。去年年底,中伟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获评2023年度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告诉记者:“车间长期保持满负荷生产,公司研发生产的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两款核心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湖南的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链条完整、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不仅营收一度居中部第一,还为湖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壮大提供了强劲支撑。
2023年以来,湘潭首台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下线、北汽福田长沙工厂的全新一代混动轻卡投产、上汽大众长沙工厂新能源乘用车技改项目开展批量试生产、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据最新统计,2023年1-11月,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生产新能源汽车73.7万辆,同比增长70.3%,占全国同期总产量的8.75%。
雷绍业介绍,通过强化平台、项目、金融、要素保障,2023年全省新增11家百亿企业,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87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48个,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据了解,湖南目前已形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4个,居全国第3位。
“通过抓好制造业这个关键支撑,湖南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的3.9%,攀升至前11个月的4.6%,工业基本面逐步恢复,整体提质向好。”雷绍业说。
科技创新打造新引擎
2023年12月29日,中联重科两台超大吨位塔机R2300-80Q顺利通过第三方检测,正式移交给沙特新未来城(NEOM)某研究院项目使用。项目施工场景大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对设备的吊装性能和精度要求非常高。
“这款塔机最大起重量80吨,具有重载毫米级别的控制精度,投用以来,得到了项目方高度认可。”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延斌告诉记者,通过持续加强研发,多款新装备在中东等国际市场深受欢迎。
工程机械是湖南的王牌产业,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海外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湖南多家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中联重科增幅更是高达100.53%,有力支撑行业企稳回升。刘延斌认为,科技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不少人感叹行业寒冬时,我们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规模去年增加超四成。”
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重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壮大新动能。
湖南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4+4”科创工程,湘江科学城启动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科技研发投入只增不减,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400亿元;“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46项;以更大力度引导企业等强化研发,2023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3家、省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3家、“六有”(有人员、有投入、有设备、有项目、有场地、有制度)研发机构986家。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构筑竞争新优势。位于湘潭经开区的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占地不宽,车间朴实无华,却占据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加工变压器约80%的市场份额,2022年营收约10亿元,2023年营收预计超过11亿元。
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是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提供变压器及其供电装备,近年连续获评湖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夏付却介绍:“全公司员工约280人,研发团队占1/7,我们加强科研攻关,解决了超高温炭素石墨化、能源行业低碳清洁等特殊应用场景环境严苛、低压大电流的自动化配电难题,在全球市场打响了品牌。”
在高位推动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湖南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支撑和发展动能。2023年1-10月,全省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500亿元,同比增长超80%,在湘高校、科研院所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在本省转化占比超5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万家,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扩大高水平开放寻找新机遇
2023年12月26日,随着一声汽笛鸣响,首列湖南娄底-怀化-中(国)老(挝)班列正式出发。该班列满载橡胶制品、农业器械等,在怀化国际陆港中转集结后,驶向老挝等东盟国家。
娄底位于湘中腹地,过去长期交通闭塞,更遑论发展外向型经济。不过,情况在近年发生极大改观,继2022年开通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后,娄底此次又成功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又一条国际贸易新通道,享受“端到端、门到门”的国际物流服务,开放格局进一步打开。
不断拓宽开放通道、升级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加速开放步伐……这是湖南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全省外贸增长动能结构性改变“阵痛期”的主动作为。
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通过探索“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实现郴州海关、深圳海关与香港海关之间的信息共享、查验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努力实现三地通关“无缝对接”,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据初步统计,去年,郴州与香港通过“跨境一锁”模式进出口货物63批次,金额达3094.3万美元,运输时间减少40%以上。
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党工委书记周亦彬介绍,这项改革为“湘品出境”提供了新通道,货物可经陆路运输直抵香港后走向世界,将助力湖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稳住了外贸基本盘。长沙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湖南进出口总值5616.6亿元,进口达193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其中,湖南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出口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产品在海外畅销。
“湖南外贸正逐步从低基数下的快速增长阶段,迈向一定规模下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说。
外贸进出口稳步前行,越来越多湖南企业也在加速“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湖南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2936.8亿元,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一半以上,对巴西、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新兴市场的贸易量正不断扩大。
去年12月,位于湖南宁乡的楚天科技总部举办了海外药企与中国高端药企参观交流会,近百名来自亚非欧地区制药企业的负责人前来赴会,共同探讨行业发展与中外药企合作。“去年我们邀请了300多家全球不同区域的医药‘头部企业’或客户来考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楚天科技丰富的产品系列和解决方案,以及背后强大的研发实力。”楚天科技高级副总裁李姝洁介绍。
对这家致力于加快推进全球化发展的医药企业来说,拓展海外市场的努力远不止这些。去年5月12日,楚天科技在印度、韩国、越南、俄罗斯、土耳其、阿联酋、意大利、美国、巴西等13个国家设立的销售与服务中心(SSC)正式启动运营。李姝洁表示,SSC的运营可以让海外客户更加高效地获得楚天科技的技术、产品、备件和服务,是楚天科技国际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尽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但湖南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加速融入全球,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寻找更多发展机遇。(记者陈俊 周楠 余春生)
责任编辑:张晶
(原标题:聚力“三个高地” 热潮涌动潇湘——湖南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