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湖北恩施:修天路 奔幸福 绝壁凿开一条路

2023-12-11 11:47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

3.5公里,是利川市柏杨坝镇见天村鸡公岭到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中心前山村的距离。

272万元,是6个新时代农民先富带后富、共同缔造幸福生活的决心。

高耸的鸡公岭绝壁那边,前山村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日子越过越好;绝壁这边,见天村同样拥有幽谷、瀑布和凉爽的气候资源,想发展旅游却只能“小打小闹”。

一山之隔,如何抵达更美好的生活?

绝壁凿开一条路,是见天村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不等不靠、接续奋斗,答好乡村振兴“时代考卷”的勇气和担当。

战绝壁    那些撼山的人

12月1日清晨,海拔1900米的鸡公岭上飘起大雪。

绝壁垂直落差近500米,大山沉默地向世人展示着自然的伟力:不到1米的土层下全是层层叠叠的石灰岩、页岩……只有一次次爆破,一点点凿松,才能“啃”出一条路。

山势陡峭险峻,工程车只能开到半山腰,筑路物资得靠人背上山。

“党员带头!明天一起上山背东西。”当天,需要转运8.2吨物资。和前几次一样,见天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富提前召集了人手。

接到通知的人来了,没接到通知的人也来了。100多人的大队伍,背着背篓向半山腰集结。装货、弯腰、迈步……村“两委”党员干部、利川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队员打头阵,人们沿着绝壁上的施工便道缓缓前进,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队伍里,有年过六旬的老党员,有放下生意从外省“飞”回的企业家,有带着一家三口全员出动的村医……

怎么能不来呢?这条路是村里的旅游路、振兴路,寄托着全村新的希望。

见天村由原来的桂花村、见天村、鱼皮村、丰庄村合并而来,现有村民2799人。脱贫攻坚期间,这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发展了蔬菜、药材、水果等产业,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60元,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村里的自然美景、红色文化遗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自驾游游客,最多的时候村里一天来了500多辆车。

游客多了,尴尬也来了:吃饭,煮一碗面条都难找到农家乐;住宿,村里没有一家像样的民宿;交通上,导航显示恩施大峡谷近在咫尺,却要绕道3小时才能到达……

看着昔日同样贫穷落后的前山村吃旅游饭脱贫,借生态美景生财,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见天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坐不住了:村里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腾龙洞只要1小时,打通到恩施大峡谷的路,就能把两边的游客引过来!那时,这个夏可避暑,冬能赏雪,山水洞林皆有的“宝藏小村”还愁留不住游客吗?

修天路   那些难闯的关

2022年5月28日,见天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召集群众开“坝坝会”,共商修路大计。

“党委、政府已经帮我们摘掉了‘穷帽子’,我们现在更应该抓住时机先干起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孙国富的倡议得到积极响应,村民一致同意:必须修,马上修,再难也要修!

修路涉及占山占田,补偿费怎么办?大家纷纷表示不要一分钱补偿,并按下红手印作出承诺。

资金从哪来?孙国富和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应轩“密谋已久”。两位靠种蔬菜、养生猪、跑客运先富起来的老党员,决定带头各捐款20万元。

“先富带后富,家乡才有希望!”孙国富奔赴浙江、江苏拜访村里在外创业的企业家,争取他们的支持。李玉富、李玉辉、朱建林和陈尚锋当即表态:“我们是靠党的政策富起来的,你们两位书记捐多少我们就捐多少。如果钱不够,再跟我们说!”

收到见天村修路的申请,柏杨坝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四处奔走,为修路跑手续、做规划。

2022年7月6日,这条让见天村人心心念念的“绝壁天路”正式开工。

让人没想到的是,开工仅3天就遇上了大难题:薄薄的土层被刨开后,下面全是坚硬的岩石,只有实行爆破才能撼动。一算账,修路成本将提高5倍以上,远超预算。

“这口气不能再松了,我们要拿出决战的姿态、决胜的信心。钱再捐,路照修!还是我们带头!”孙国富、张应轩和4位企业家再度解囊,6人累计捐款272万元。张应轩甚至捐出了儿子结婚买房的钱。

村“两委”还商量决定,这条路不要其他村民捐款,好让大家把钱用在发展产业上。

“有这样的带头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从外地回乡创业的村民于峰感叹。

只是这路越往上修,越艰险,挖掘机几乎要仰头垂直作业,险峻的环境吓走了好几批挖掘机操作员。得知此事,村里有挖掘机执照的王维举等年轻人放弃高薪回村,成为筑路“生力军”。

见天村干部群众自发修路的消息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关注。州委书记胡超文对该村战天斗地、以干求助的精神表示肯定,强调要用好用活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鼓励群众继续参与村庄建设,相关部门要按照政策给予支持帮助。

“资金短缺时,政府积极帮助我们向上级申请项目和资金;技术需要支撑时,又及时请来交通部门的专家为我们出谋划策。现在,在各方努力下,这条路预计明年2月前实现毛路通车,夏天旅游旺季来临前完成硬化。”一路“闯关”即将实现梦想,孙国富眼中闪着明亮的光。

奔幸福    那些翻越的山

鸡公岭的古盐道上,保存着一块清道光九年的功德碑。一文、百文、千文……碑上工工整整镌刻着当年乡民们对修路的奉献,是当地群众齐心协力修路的珍贵记录。

这一次,村里人更拼了。

每次给工地送物资,村民团结协作分为3组,年龄大的和妇女走最安全的路线。青壮年负责中段;孙国富、张应轩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走在最危险的路段。

看着两个50多岁的老书记背着几十公斤的物资,拉着安全绳爬上陡峭的山崖,利川市税务局驻见天村第一书记朱宪军十分感慨:“这么下得蛮,还有修不通的路吗?”

每当工地上有需要,村干部只要在村里的微信群喊一声,总是一呼百应。有些老年村民没有微信,得知消息后还会找村干部“扯皮”:“为什么不通知我?”一次,82岁的老党员刘兴科自告奋勇上工地背物资,被婉拒后,他气喘吁吁买来5箱饮料分给工人:“年纪大了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吗?”

天天泡在工地上,孙国富1个月磨烂1双鞋,每天晚上回家累得上楼都要扶着栏杆一步一蹭。妻子罗月殿承担了家里的大小事情,一有空就去工地上帮忙。她说:“看他累成那个样子,真是心疼。但我和老孙是同时入的党,不能拉他的后腿。”

张应轩起早贪黑管理工地,妻子周诗杰则负责工地上数十名工人的伙食,一年多以来,家里已为此杀了10多头猪,没收过1分钱。“只要是为了修路,吃几头猪算什么,我家里有200多头猪呢!”周诗杰说。

自开工以来,全村团结一心,义务投工投劳3000多人次,省下工钱、伙食费、土地山林占用费等各种费用120多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见天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脱贫攻坚前,全村有1500多人长年在外务工,目前,已有700多人回村兴业和就近务工。

2021年,在浙江务工10余年的杨海军回村修起新屋开起民宿,仅3个月就赚了13万元。如今,全村的民宿已发展到6家。

李玉富等4位农民企业家决定回村投资2600万元,重振村里的高山药材产业。今年,公司已为村民支付70多万元的劳务工资,药材基地已初见雏形。

山,还是那座山;山,已不是那座山。

绝壁上,鏖战正酣,一声声劳动号子响彻云天。

见天地,亦见精神!

(廖亮  黎袁媛 沈祥辉 秦卫飞)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