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服务东方”,助力中国楼宇建筑低碳数字化发展
本报记者 | 崔立勇
“在进博会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客户对霍尼韦尔的关注与信任,构建了与更多中国合作伙伴的紧密连接。”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延对本报记者表示,霍尼韦尔是连续六届参展进博会的“老朋友”,从最初的50多平方米增至本届的500平方米,展台面积扩大了近10倍。
本届进博会,霍尼韦尔带来了在智慧建筑、航空交通、智能工厂、医疗健康、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一系列可持续与数字化创新技术和产品。陈延表示,进博会已成为霍尼韦尔集中展示成熟技术与解决方案、首发首展旗舰创新产品、扩大中国投资、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重点展示了在能源转型、智能建筑等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数字化与低碳节能将是建筑行业实现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必经之路。”陈延表示,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涵盖消防、安防、楼宇自控、智能生活、建筑智能一体化,在中国,已为200多座机场的智慧与安全保驾护航,为40多个城市的22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提供产品和服务,为600多家酒店提供消防、安防、楼控系统保障,为1000多家医院提供了建筑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楼宇建筑的低碳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陈延表示,楼宇建筑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在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在智慧建筑和楼宇节能降碳方面的技术发展迅速,大量智慧低碳建筑项目密集落地。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报告显示,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碳排放的51%。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22%。陈延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楼宇数量众多,存在楼宇智能化和节能降碳的大量需求。
陈延介绍,中国是对建筑能耗有强制要求的少数国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就颁布了建筑能耗的强制规范。“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智慧建筑和楼宇节能降碳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真正实现低碳转型目标,往往集成化解决方案才能行之有效。”陈延对本报记者表示,这能避免零敲碎打方法的隐患,包括高成本低效率、性能不稳、兼容性问题等。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从楼宇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消防、防疫安全等刚需功能以及舒适体验入手,从软硬件、数据和服务三个方面推进数字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的应用,并提供定制化软件和楼宇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智慧楼宇物联网、能源优化、升级改造等服务管理解决方案,更好提升能效、降低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霍尼韦尔是一家全球500强高科技企业。陈延分析,拥有全面的产品阵容是企业的优势所在。从探测感知到边缘计算,从上位控制到单设备优化再到多设备协调和大规模数据分析优化,霍尼韦尔在多行业都有技术积累,可以将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软硬兼具”的全面解决方案结合起来。
陈延提醒,各类楼宇建筑功能多元、用能设备体系复杂,商业建筑、机场、医院、酒店等建筑类型不同,能耗和运营管理需求的差异也很明显。即使在工业领域,生物医药和电子半导体的厂房也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目标,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将软硬件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协助客户实现节能降碳。
在本届进博会上,霍尼韦尔展示了与中国本土企业在智慧建筑领域的成果,还宣布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国资委直属和控股的5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浦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陈延表示,“东方服务东方”是霍尼韦尔贯彻践行多年的核心战略,该战略使霍尼韦尔能够在中国市场立足长远,准确把握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和中国客户的需求,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和人才优势,为业务带来长足增长。
陈延进一步分析,霍尼韦尔高度重视在中国的本土研发能力,中国本土研发团队推出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市场取得成功之后,将推向全球,支持全球业务的增长。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在中国的供应链建立以本土化为导向,不仅成为支持本土业务的核心力量,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