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陕协作吸引“能人”返乡创业
摘要:从几年前一个交通不便的昔日贫困镇村,到如今正在持续打响“秦岭原乡·田园法官”乡村品牌,徐文根和当地群众普遍认为,法官镇和法官庙村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苏陕协作的倾力帮扶。
中国发展网讯 2021年四、五月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法官镇的领导干部在西安拜访了在外发展的家乡“能人”徐文根,并告诉他,山阳县正在开展一项名为“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活动,希望在外发展的“能人”们找个时间回家乡看看。
1976年出生于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的徐文根,是山阳县当地的名人、也是在外创业成功的“能人”。早在2012年时,他就在西安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装饰公司,凭着山里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他的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在城市里过起了有房有车有事业的体面生活。在外发展的徐文根也曾萌生过回家乡发展的念头,但回去具体做什么、怎么做?这让离开故乡已多年的他有点小迷茫。
在和法官镇领导干部的聊天中,徐文根得知,南京市六合区对口帮扶山阳县联络组(下称六合联络组)对家乡的发展帮助很大,近年来,在苏陕协作资金的支持下,村里不仅实现了入户水泥路全覆盖,还打造了梯田有机茶园,下一步计划按照农事体验、稻田农耕和油菜花观光的模式来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所以特别希望像徐文根这样的“领头雁”回去带头。
这是徐文根第一次听到苏陕协作的概念。事后综合各方信息他才得知,在国家东西部协作大战略下,江苏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对口帮扶陕西,南京市六合区那时就和山阳县结对。
对于经济发达的江苏,徐文根一直心存羡慕。早在2008年时,他就在江苏无锡一家建材企业工作过几年。江苏人对发展产业的热情,让他一直很是敬佩,所以当听到苏陕协作在帮扶老家发展时,他决定响应县上的号召回去看看。
“能人”返乡创业 苏陕协作助力带动300多人就业
回到家乡后徐文根得知,在六合联络组的助力下,法官庙村已将发展文旅作为了村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村里不仅先后举办了采茶节、插秧节、龙虾捕捞节、秋收节等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活动,同时苏陕协作还帮助村里提升民居环境,改造荷塘栈道、休闲凉亭,让村里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很快,徐文根就见到了来山阳县挂职的南京市六合区干部。在得知徐文根有意回家乡发展时,挂职干部们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希望他能回家乡投资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同时苏陕协作也会在资金扶持、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南京来的挂职干部们还谈到,法官镇独特的自然环境就是最大的资源优势,完全具备打造康养产业的条件。他们建议徐文根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在法官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并表示六合联络组会帮助他在长三角对接市场。
就这样,2021年底徐文根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回到法官镇后,他先是投资1100多万元,流转群众闲置土地种植艾草1300亩,建成艾草加工厂和艾香体验馆,开发系列艾产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30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增收5000元以上,亩均年产值4000元以上,形成了“群众流转土地有租金、基地务工赚薪金、企业发展得资金”的共赢局面,其生产的艾草产品远销日韩和东南亚市场。
“结对”成效显著 3000多万当地农产品销往长三角
2022年,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在苏陕两省开展“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活动,法官镇及法官庙村分别和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及龙池社区进行了结对。在相互考察交流后,法官镇更加坚定了发展方向,就是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明确“农旅融合+康养休闲”模式,借助苏陕协作对法官镇及法官庙村资金支持,将这里打造成商洛生态环境最美的苏陕乡村旅游示范村之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了让法官镇在产业发展上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六合联络组给予苏陕协作资金400万元帮扶法官庙村,村集体通过入股的形式和徐文根共建陕西丹山源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500亩的示范园依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农户签订统一收购协议,农户种植,企业深加工,从而形成了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示范园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建成油脂加工、粉条加工、大米加工和挂面生产等6条农副产品生产线,主要加工当地的绿色有机食品。随后在联络组的对接协调下,企业生产的菜籽油、有机大米、挂面、粉条等农产品纷纷通过消费协作的渠道进入南京等江苏市场。截至今年10月底,销售额已超过3千万元。
2023年,结合法官镇发展乡村旅游需要,苏陕协作又给予该镇1500万元苏陕资金支持,全面推动当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引导“三产”融合发展,规划建设游步道和网红打卡点,服务游客春季看油菜花、秋季赏金黄稻田,吸引游客来法官感受农耕文化,以“人流”带动“消费流”,促进二、三产再提升、再发展。
依托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今天的山阳县法官镇在苏陕协作的帮扶下,建设完成了以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丹山源农业科技园,以采摘、农耕体验、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文旅融合瑞君生态观光体验园。法官庙村在“四方双结对”工作机制的帮促下,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国家美丽宜居村庄、国家森林乡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以及全国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产业”+“农旅” 苏陕协作助力山阳打造3A级乡村景区
今年春节后不久,徐文根和法官镇及法官庙村干部、群众代表前往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及龙池社区结对访问。这次访问让徐文根等人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因为南京各方均对他们的产品大加赞赏,多家企业还和他们签署了购销合作意向。
南京归来,徐文根逢人就说“除了资金支持,苏陕协作更让我们思路大开。”江苏之行更是让他坚定了他打造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信心。如今在打造种植基地的基础上,他又投资6000万元,打造了400平方米的“苏陕协作法官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徐文根认为只有和电子商务结合,通过农副产品深加工,才能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务农就业增收。
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党支部书记杨伟说,自从苏陕协作支持带动了徐文根后,好几个在外乡打拼的当地人如今都回到了家乡发展,大家一方面是想回来做些事,另一方面觉得有苏陕协作的支持,心里有底。
来自南京市六合区挂职山阳县委副书记的李舜介绍说,在助力法官镇产业发展的同时,苏陕协作还将利用“四方双结对”机制重点推进法官农旅小镇3A级景区的打造。通过重点打造鲜果生态观光园、农耕文化体验园、高山有机茶叶观光园,将当地的梯田风貌、“跃进渠”、高纬度地区茶叶、千亩荷塘、张法官道医文化“五大文旅名片”与当地的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内涵的同时,让乡村旅游成为法官镇发展的新动能。
李舜对法官庙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说下一步将依托当地的原乡自然条件、地理风貌、产业特色等要素,鼓励农户积极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发展农作物种植,特色民宿、农家乐、小超市、小饭店经营等产业,进一步挖掘草编、藤编、竹编、打草鞋、酿酒等传统手工艺,从而培育出来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通过“五小”经济、乡土能人和经营大户,将广大群众牢牢镶嵌在致富增收的产业链上,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具特色,覆盖全面”的网络架构,实现全村一盘棋、村组有产业、户户都受益。
从几年前一个交通不便的昔日贫困镇村,到如今正在持续打响“秦岭原乡·田园法官”乡村品牌,徐文根和当地群众普遍认为,法官镇和法官庙村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苏陕协作的倾力帮扶。(作者:顾宇洁 )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