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打好特色牌,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
摘要:玉门市立足于区位、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延伸产业链,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围绕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滴灌带厂、粮食烘干厂、有机肥厂、编织袋厂、秸秆综合加工等村办集体经济项目,最大程度地推动产业融合,以产业兴旺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图为甘肃表青惠农农业公司枸杞饮料生产线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从戈壁大田到温室大棚再到高标准农田,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农户管理到合作社经营,技术加持,种优产优;从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周年生产和错峰销售,延长市场供应期……
近年来,甘肃玉门市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和多元化融合主体,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打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融合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集群发展,形成主导产业与经营主体相互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辣椒串起产业链
玉门的特色面食搭档——花海辣椒,在历史上就很有名。其特点是香辣匀称,含油量大,且有多种维生素成分。因花海地势较低,风沙相对少,气候湿润,日照量大,无霜期长,有利于辣椒生长。
花海镇为提高辣椒质量和产量,通过选育“南京早椒”和“保银829”等2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总结出辣椒标准化育苗移栽种植技术,新品种的更新改良更是让辣椒种植收入由原来的亩均4500元增长到亩均7500元以上。
花海辣椒一直都让人食过不忘,回味无穷。如今,花海辣椒已成为玉门市的一张名片,在形成了产业链的同时,也给当地种植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益。
图为甘肃表青惠农农业公司枸杞饮料生产线
韭菜飘香致富路
赤金镇韭菜种植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从“一代棚、低效棚”到高效节能的温室棚,从“卖菜难”到不愁销路,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从粗放经营到品牌经营的发展之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赤金镇已经是河西地区最大的无公害温室韭菜种植基地,也是远近闻名的“中国韭菜之乡”。
今年,赤金镇组织专人多次到内蒙古、宁夏等地学习考察、招商引资,通过盘活资产,建成一家集韭花酱加工、鲜韭花收购于一体的赤金镇沁馨韭花酱厂,对村民原本扔弃的韭菜花进行统一收购、集中加工,生产韭花酱。
玉门市赤金镇沁馨韭花酱厂负责人李江波说:“我们一个周期能收韭花450吨左右,能产酱500吨左右,带来营业额500万元左右。”
一个好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至目前,赤金镇有日光温室7742座、1.6万亩,韭菜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8700万元,其中韭菜产量预计1.6万吨,产值达到8000万元,韭菜花产量预计达到1500吨,产值达到660万元,户均收入可达到2.5万元。韭菜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搭载上绿色“致富列车”。
枸杞“红”出好日子
一颗小小的红枸杞,是玉门面向外界的“红色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更红、更亮?近年来,玉门市从枸杞的种植、研发、销售抓起,以科技赋能做大做强玉门枸杞产业。
玉门市下西号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枸杞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全镇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枸杞干果9000余吨,每年采摘季吸引各地采摘工8200余人,实现产值3.6亿元,村民源自枸杞相关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枸杞产业也从单一的枸杞种植加工逐步衍生为“农业生产+劳务输出”融合发展的产业链,通过枸杞采摘打造推出特有的劳务输出品牌,促进农民群众致富增收。
“我们目前已建成枸杞干果、枸杞原浆等4条生产线,生产了‘陇宇’牌枸杞干果、枸杞原浆、枸杞饮料等系列复合型产品,大大填补了玉门市枸杞产业精深加工空白。”甘肃表青惠农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表青说。
据悉,该四条生产线可实现2万亩枸杞的精深加工,年可加工枸杞干果6000吨、枸杞原浆3000吨,生产玻璃瓶及塑封袋枸杞原浆2800万瓶(袋)、易拉罐装枸杞饮料1800万罐,实现产值3.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全市枸杞加工转化率达33%,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玉门市立足于区位、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延伸产业链,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围绕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滴灌带厂、粮食烘干厂、有机肥厂、编织袋厂、秸秆综合加工等村办集体经济项目,最大程度地推动产业融合,以产业兴旺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谢欢)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