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丹凤县苏陕协作项目成为产业升级的“领头雁”

2023-11-06 13:08 中国发展网 李毅 刘益

摘要:近六年来,91个苏陕(扶贫)协作产业类项目遍布全县12个镇(街道),那一个个苏陕协作logo,扛起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江苏担当”,是苏陕两省千里姻缘结硕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全县脱贫摘帽、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最强有力的推动。

中国发展网讯  秋阳杲杲,五谷丰登。走进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一个个皮薄肉厚的核桃挤满枝头,乡亲们用竹竿敲打树枝,带着青皮的核桃便簌簌落地。葡萄园里,硕果累累,村民们穿梭在葡萄架间,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葡萄。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生产车间里飘散着清新怡人的本草香。

2017年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东西部协作战略的提出,南京市雨花台区和商洛市丹凤县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支援与合作并举的工作思路,以产业项目作为帮扶协作的重要载体,在2017年以后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据统计,2017年—2022年,苏陕协作资金共支持丹凤县4.17亿元、实施项目96个,撬动社会资本43亿元,其中支持产业类项目资金达3.84亿元、实施项目85个,资金占比达92%,带动18100余名贫困(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户均增收6000元,为全县脱贫摘帽、全面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支持小而散的项目  广泛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017—2018年,脱贫攻坚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按照一切政策向脱贫攻坚倾斜,一切要素向脱贫攻坚集中,一切力量向脱贫攻坚汇聚的原则,苏陕协作资金以支持分散的小项目为主,广泛带动12个镇(街道)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据统计,两年间,苏陕协作资金支持丹凤县5540万元,实施项目57个,撬动社会资本16.09亿元,其中支持产业类项目资金达5500万元、实施项目55个,资金占比达99%,项目覆盖全县12个镇(街道),带动1500余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户均增收4500元。

支持大型产业项目  集中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攻城拔寨不畏难,不破楼兰誓不还。2019年春节后第一天,丹凤县奏响了决战脱贫摘帽的总攻号角,南京市雨花台区对口帮扶丹凤县联络组(简称雨丹联络组)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摘帽总目标,紧锣密鼓安排项目调研,以便给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对2017—2018年实施的55个产业类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发现,两年间以撒胡椒面式支持的小项目,多因交通不便、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难以持续发挥项目的带贫益贫效益,与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目标不相适应。

于是雨丹联络组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议,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为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从2019年开始,将苏陕协作资金集中支持大中型产业类项目。

有了集体决策,项目很快付诸实施,2019年7780万元苏陕扶贫协作资金中,支持4个产业类项目资金达6700万元,资金占比达86%。

当年支持的秦岭天麻小镇建设项目,集天麻菌种研发生产、良种培育、示范种植、产品加工、膳食开发、药食同源为一体,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家庭种植模式的诸多弊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天麻菌种研发生产和规模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县10476户农户种植天麻17500余亩,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同时,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补贴等形式带动800余户群众年均收入10000元以上。

当年支持的棣花许家塬食用菌产业园项目,集工业化种植、产品研发、旅游观光、出口创汇于一体,年可生产双孢菇4000吨、有机肥1.5万吨,实现出口创汇3.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为600户贫困户、1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定比分红200万元以上,年可处理玉米和小麦秸秆2.5万吨、畜禽粪便2万余吨,年可生产双孢菇栽培基质3万余吨,推动食用菌由木腐菌向草腐菌转型,填补了商洛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的空白,成为引领商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新方向。

据统计,2019年苏陕协作项目共带动1300余户3900余名贫困群众增收,成为2017年以来单年度带动贫困人口最多的一年。实践证明,大型产业类项目的带贫益贫效果更加明显。截至2019年底,全县八万余人稳定脱贫,历史性摘掉了贫困县“帽子”。2020年2月,陕西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陕西省56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

支持县域主导产业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退出贫困县序列后,从2021年开始设立五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按照“四个不摘”要求,2020—2022年,苏陕协作资金继续支持丹凤县域主导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据统计,三年间,苏陕协作资金共支持丹凤县2.8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9.56亿元,实施项目29个,其中支持产业类项目资金达2.52亿元、实施项目22个,资金占比达89%,带动12700余名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户均增收6500元。

2020年、2021年苏陕协作资金连续两年支持的西部生态智能家居项目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现代生态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4亿元,实现税收4400万元,通过产业链上就业、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带动周边500余户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2020年、2022年苏陕协作资金连续两年支持的丹凤葡萄酒庄项目,有着秦岭最美打卡拍摄地,万吨葡萄酒生产车间,多彩世界葡萄酒文化的万国酒窖,高科技全息投影的时光隧道,流光溢彩的葡萄酒文化墙,独一无二的酒罐民宿。 

2019年、2020年苏陕协作资金连续两年支持的东凤葡萄酒庄项目,集葡萄种植、红酒酿造品酒藏酒、购物消费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酒庄,有恒温恒湿洞藏酒窖,发展带动全县优质品种葡萄基地2.5万亩,带动全县9家企业从事葡萄酒、果酒生产,形成“三厂三庄”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葡萄酒年储酒能力达3万吨,葡萄酒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

未来,丹凤县将通过5年时间,将葡萄酒产业打造为年产酒储酒10万吨、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将丹凤打造成“红酒新城”康养明珠,让百年民族工业品牌重新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2021年苏陕协作资金支持的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总投资1.8亿元,占地52亩,主要建设2万平方米的陕西(商洛)中药材物流基地(国家级中药材储备库)、4800平方米的中药材收储加工车间、4600平方米的中药饮片加工车间等,属于雨丹两地共建的“飞地式园区”。

一期项目建成后,企业感受到了丹凤人民的淳朴热情、雨丹两地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良好的营商环境。再投资3.77亿元建设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食药园建设项目(二期项目),项目占地88.61亩,主要建设功能性食品生产线、医疗器械生产线、中药制剂生产线等,项目于2022年11月启动建设,预计2023年10月底前建成。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达4.5亿元以上,利税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约600余个。辐射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万亩,总产量约2.56万吨,产值约10亿元,基本形成以流岭为中心的山茱萸板块,以312国道沿线为中心的黄芪、黄芩、丹参、连翘板块,以银花河流域为中心的黄姜、金银花板块,以蟒岭为中心的天麻、猪苓、茯苓板块,以老君河流域为中心的苍术、五味子等五大中药材板块。将3000余户群众牢牢镶嵌在中药材产业链上,人均年增收达5000元左右。

2022年苏陕协作资金支持的五谷源核桃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占地约20亩,集研发、压榨、精炼、灌装、存储等功能于一体,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食品生产技术生产核桃油系列产品、牡丹籽油系列产品、橄榄油系列产品、山茶油系列产品、亚麻籽油系列产品以及各类食用调和油,年产能可达10万吨。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税金1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20个。

2022年苏陕协作资金支持的现代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规划占地44.8亩,总投资2.19亿元,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综合办公楼等,配套建设园区路网、管网、绿化、亮化及停车场、天然气等设施。该项目根据企业需求先招商、再建房,定制化建设企业入驻厂房,打破“先筑巢后引凤”的传统模式,让园区成为企业的“私人订制”。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实现企业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的效应,预计亩均年产值650万元,亩均年税收25万元,解决就业300多人。

据悉,2023年苏陕协作资金支持丹凤县9099万元,实施项目11个,产业类项目6个。有了苏陕协作资金的加持,园区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葡萄酒、中药康养、文化旅游等县域主导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升链,全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要素更加协调、路径更可持续、体系更加完善,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

近六年来,91个苏陕(扶贫)协作产业类项目遍布全县12个镇(街道),那一个个苏陕协作logo,扛起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江苏担当”,是苏陕两省千里姻缘结硕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全县脱贫摘帽、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最强有力的推动。(作者:李毅 刘益)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