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适应
摘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宏观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和使用周期长的特征,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布局,避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给可不囿于短期需求,可根据宏观经济调控需要适当加快或放缓节奏。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宏观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和使用周期长的特征,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布局,避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给可不囿于短期需求,可根据宏观经济调控需要适当加快或放缓节奏。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加快基础设施投资节奏,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内需、稳定就业,中长期内有利于提升潜在产出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一、基础设施投资在我国宏观逆周期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投资“削峰填谷”、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明显。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5年累计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中央储备粮库等基础设施项目。2008年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国家推出总规模达4万亿元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其中,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近3万亿元。2012年,为应对经济下行,国家陆续出台支持棚户区改造、铁路、信息消费、节能环保等调结构、稳增长的刺激政策。2020-2022年,中央通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能源、物流、水利、生态等领域基础设施投入,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等不利冲击对总需求的影响。每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刺激都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出现飞跃式发展,不仅弥补了基础设施短板,也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演变
基础设施投资重点逐渐从交通、能源领域为主转向交通、能源、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及新基建多元化并重。改革开放头三十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以能源和交通为主导,并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十一五”开始,受益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开始加快,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十二五”期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占比超过交通运输业成为我国投资占比最大的基础设施行业。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发展推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出现较快增长。“十三五”以来,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政府支持和社会投资的热点。总体来讲,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渐进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体适应,是可持续的。
三、我国基础设施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过四十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在各方面显著提高。综合交通运输加速成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能源供给和储备体系不断完善,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江河防洪、农田灌溉、城乡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通信网络覆盖全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及运用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基础设施整体竞争力在141个经济体中排第36位,部分领域超过发达国家。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竞争力排第24位,特别是在连通性方面排名明显靠前;电力可获得性达到100%,电力供给质量排名第18位。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短期和长期相结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方向和重点,最大化基础设施投资效益。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 副研究员邹晓梅)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