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行走世界 品鳝仙桃 黄鳝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
——湖北首届黄鳝节将于十月二十七在仙桃开幕
仙桃地处江汉平原,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56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文化之乡、体操之乡。拥有中国黄鳝之都、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油料产出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国淡水品生产大市、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市等“国字号”名片。
黄鳝产业,也在仙桃崛起。近年来,仙桃市委、市政府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把品种做优、把品质做高、把品牌做强”和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七化”要求,落实仙桃“要坚持黄鳝养殖技术全国最领先,黄鳝品质全国最优质,黄鳝品牌全国最响亮”精神,坚持把黄鳝作为强市富民的农业第一产业,全力推进黄鳝产业链建设成势见效。
自2021年起,仙桃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黄鳝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加快实施仙桃黄鳝品牌战略,着力打造黄鳝产业示范带。2022年,仙桃市黄鳝产量已达7.21万吨,占全国、全省比重分别达20.2%、46.7%;综合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10.5% ;黄鳝养殖亩平年纯收入2万元左右,黄鳝产业已成为仙桃市富民增收的农业第一产业,整体呈现较好发展势头。
养殖规模实现新发展 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
仙桃市张沟黄鳝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西流河稻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带一镇一园”黄鳝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目前该市黄鳝网箱专业养殖合作社68家、农户1.1万户,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网箱210多万口。2022年,黄鳝加工产能达到0.8万吨,产值近10亿元。
围绕打造百亿级的黄鳝产业集群目标,加快推动黄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链上已集聚苗种繁育、网箱养殖、稻鳝共作等100多家经营主体,拥有洪渊泽、忠善、允泰坊食品、强农食品、嘉康生物、鑫农绳网、先锋交易市场等细分行业领军龙头7个。
“仙桃黄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仙桃鳝农”入选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去年“中国黄鳝之都”通过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复审。仙桃黄鳝价格指数登上“中价”平台,成为全国黄鳝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目前,《黄鳝池塘网箱养殖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
坚持顶层推进 完善产业体系
仙桃市坚持锚定打造百亿级支柱产业目标,从顶层设计到高位推进,先后编制了《仙桃市黄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等一系列政策保障文件,持续加大对黄鳝产业扶持力度,2022年累计争取一般债券、产业强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养殖尾水治理等项目资金约2亿多元。全力推进黄鳝产业示范带、张沟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西流河稻鳝共作产业园的“一带一镇一园”黄鳝产业核心区项目建设,构建起苗种繁育+网箱养鳝景观+农事体验+精深加工+饮食文化+营销推介的“六+”全产业链体系。通过延长产业链、贯通价值链、集群富民链,助推仙桃市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
坚持科技赋能 做长产业链条
仙桃市与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攻克黄鳝苗种人工规模化繁育的世界级难题。目前,该市发展苗种繁育主体4个,2023年繁育黄鳝苗种3亿尾。坚持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成立黄鳝产业研究院,深度开展全领域技术创新研究和创新成果对接,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出网箱养殖、温棚流水囤苗、两年段养殖等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全人工工厂化种苗繁育,今年黄鳝种苗繁育达到3亿尾。大力推广“稻鳝菇”“稻鳝虾”等多种绿色种养模式,探索推行“零排放”圈养、稻鳝共育、立体化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一田多获、一水多用、一季多收”。开发黄鳝交易市场智慧交易系统,做优数字化服务,2022年先锋黄鳝交易市场交易额突破5亿元。成立鳝成电商公司,积极拓展线上化交易,打通策划、包装、推广、销售链条,推动黄鳝产业数字化发展。
坚持利益联结 推进产业富农
探索两种联农带农模式,努力把养殖农户嵌在产业链上,让养殖农户富在产业链上。构建“股份合作、服务协作、利润返还”的利益联结机制,成立洪渊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4个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带动鳝农4200户,实行 “两个5%”(供应苗种等生产资料、机械施工比市场价低5%,向社员收购产品比市场价高5%)服务,为每亩鳝池节本增收4000元以上。张沟镇先锋村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行“固定收益+入股分红”分配机制,村集体建设黄鳝交易市场,推动全村黄鳝养殖面积达4500亩,2022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0余万元。
近日,湖北省委农办出台支持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又称“鳝七条”),提出每年举办湖北仙桃黄鳝节,同时开展产销对接、论坛交流等系列活动。仙桃,将举全市之力,努力将本届湖北(仙桃)黄鳝节打造成为美食盛宴、文化盛典、行业盛会,让游客赴一场美丽的黄鳝之约,留下一生难忘的温馨回忆。仙桃,正翘首以盼,期待世界如约而至。(廖亮 潘登)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