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好“丰”景
摘要:以“土特产”带强产业链,近年来,章丘大葱、威海刺参、乐陵小枣、乳山牡蛎等一大批质量上佳、口碑过硬的山东“土特产”叫响全国,鲁花花生油、德州扒鸡、金锣火腿肠等品牌产品畅销各地。
新华社记者叶婧、张力元、高天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依靠科技挖掘丰收潜力,依托人才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丰收景象在齐鲁大地上越绘越新。
科技助丰收
经过三个多月的辛勤耕耘,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050亩耐盐碱鲜食玉米进入了收获期。
“没想到盐碱地能长出这么好的鲜食玉米,多亏了专家推荐的好品种,一个玉米棒能卖1.6元,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一摞摞个大、粒满的玉米棒,合作社理事长高文俊乐得合不拢嘴。
高文俊种植的“鲁甜糯191”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山东首个耐盐碱彩甜糯玉米品种。2022年,在含盐量为0.2%至0.3%的盐碱地中,“鲁甜糯191”创下了亩产鲜穗1333.4公斤的高产纪录。
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山东制定出台了省级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方案,安排2.3亿元资金,支持44个县开展玉米、大豆、花生单产提升专项行动;今年夏粮生产实现了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达到534.8亿斤,同比增加6.5亿斤,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增产最多的省份。
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西蔡家营村党支部书记钟明正在查看即将收获的韭菜。新华社记者叶婧 摄
“米袋子”扛得牢,“菜篮子”也拎得稳。“以前,韭菜只能春节前后割一茬;如今,我们实现了一年四季不断茬,这都是农业科技的功劳。”走进“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文家街道西蔡家营村党支部书记钟明正带着村民收获新鲜韭菜,连韭菜根也被制作成一盆盆“阳台韭菜”销往京津冀、东北地区。
山东常年蔬菜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并持续实施高效特色农业振兴计划,全省日光温室数量累计发展到336万个、占全国18%。
人才促丰收
眼下,沾化冬枣迎来丰收季。在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连续两届“枣王争霸赛”获得当地“枣王”称号的耿志忠一头钻进枣园,一边采摘,一边赶制“枣王教你种冬枣”系列视频。
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枣农正在采摘冬枣。新华社记者高天 摄
“良种配良技,这样种出来的冬枣皮薄、肉脆、味甜。”耿志忠熟练地介绍设施栽培与品种改良相结合的种枣经验。
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枣农更新了品种,建设了大棚,有的还将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绿色虫控系统等设备引入枣园。如今,志忠冬枣专业合作社及周边枣园已成为高品质沾化冬枣的核心产区,周边大棚建设面积达600亩,新品种“沾冬2号”种植面积达300亩,枣农丰产又丰收。
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山东有着丰富的农村人才资源,已构建起从两院院士、“泰山学者”到农技推广人员等的人才矩阵,全省9063名“土专家”“田秀才”获评各等级职称,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超270万人。
在广大乡村人才带领下,山东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齐鲁农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据统计,山东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场509家;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67个、约占全国40%,运营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5台(套)。
产业迎丰收
走进山东聊城冠县兰沃乡韩路村的万亩梨园,梨果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打包、发货。
山东聊城冠县兰沃乡韩路村的万亩梨园内,村民正在梨园劳作。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摄
冠县位于黄河故道,土地沙化,风、沙、旱、涝、碱并存。上万亩能防风固沙的杜梨树,成了当地百姓的“守护树”。
冠县鸭梨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梨种植面积达5万亩。如今,绿油油的梨树还是“金灿灿”的摇钱树。
“为了改善果实口味,村民们将常见的水果梨嫁接到杜梨树上,经过试验有10多种梨能正常生长。”韩路村党支部书记冯俊奎说,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梨,今年预计全村能产梨超5000万斤,总销售额超1亿元。
以“土特产”带强产业链,近年来,章丘大葱、威海刺参、乐陵小枣、乳山牡蛎等一大批质量上佳、口碑过硬的山东“土特产”叫响全国,鲁花花生油、德州扒鸡、金锣火腿肠等品牌产品畅销各地。
今年以来,山东还争取中央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新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胶东肉鸡)、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平度市、文登区)、农业产业强镇11个,累计总数分别达7个、15个、10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万家,上半年营业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4.8%。
责任编辑:张晶
(原标题:齐鲁好“丰”景——山东秋季农业生产一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