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再出发,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致力于做强做优产业链
摘要:从创新平台来看,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领域拥有1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53个省级平台,238个市级平台,聚集黄埔材料院、广纳院和腐材院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近80家,居全省第一。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9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二次创业’再出发”之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媒体访谈会。多位企业代表、专家围绕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的亮点成效、面临的形势及未来发展机遇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实力雄厚
与会企业代表、专家普遍认为,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实力雄厚,从“十一五”时期开始,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已是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产值规模超360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产业链现有规上企业1300余家,规模超亿元企业300余家,产值规模达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3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家,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各类规模优势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企业形成了以先进石化新材料为主导,汽车用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先进石化新材料领域,作为广东省五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广州市已形成了以广州石化炼化上游企业为龙头,以南方碱业、金发科技、广州立白、广州浪奇、天赐材料等本土企业为支撑,构建了以炼油、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应用化学品为主导的先进石化新材料优势产业链。在汽车用新材料领域,围绕汽车整车厂的材料配套,全市汽车用材料供应链条发展较为成熟,规模以上企业427家,已覆盖汽车用金属材料(180家)、非金属材料(240家)、新能源电池材料(7家)等领域,集聚了鞍钢联众、JFE钢板、福耀玻璃、巨湾技研、鸿基创能等龙头企业。
从产业布局来看,广州呈现“以黄埔区为龙头,南沙区为重点,多区共同发展”的特点。黄埔区以广州石化为龙头聚集100多家规模以上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类企业,是广州市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化工原料基地。南沙区主要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平台,吸引了40多家有机化工原料深加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化等仓储类企业。增城、花都、白云、番禺和从化五个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也超百亿元,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从创新平台来看,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领域拥有1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53个省级平台,238个市级平台,聚集黄埔材料院、广纳院和腐材院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近80家,居全省第一。
广州对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生态建设和营商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支持,助推企业落地深耕
巨湾技研(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广汽集团首家内部孵化的民营控股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业。公司专注XFC极速充电动力电池和新一代突破性储能器及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巨湾技研致力于突破电池充电效率瓶颈,聚焦极速快充电池的研发,针对电芯开展材料体系的全面综合寻优,带来全新充电解决方案,当前,巨湾技研自主研发的XFC极速充电动力电池,最大充电功率达480kW,0%-80%充电时间最快7.5分钟,增加超400公里续航,充电速度是现有普通电池的6倍,现已搭载在埃安车型,并以“充电5分钟,续航207公里”的成绩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颁发的“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认证,真正实现了“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会上,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表示,得益于广州的政策支持及产业生态优势,使巨湾技研能迅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去年3月,南沙发布了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在实施期内投入20亿元精准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支持。此外,国务院《南沙方案》发布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也得以迅速细化和落地落实,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从国家层面加快推动南沙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鼓舞的。除了独角兽企业可享受到的专项政策外,我们同时享受着南沙灵活和优厚的共性核心政策,如总部经济政策、南沙科创‘16条’等等。在建设总部基地的过程中,也享受到拿地即开工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裴锋介绍。
2022年4月,巨湾技研携手行业伙伴在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发起打造广州“超充之都”的建设规划。这一规划得到了政府政策支持,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的《广州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年),将打造广州“超充之都”作为政策要点正式发布,并且部署多项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约1000座超级快充站建设工作,将关注的焦点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速率的提升之上,明确支持推进超级快充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及跨越式发展,这极大提振了巨湾技研持续推进极速充电事业发展的信心。
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必须做优做强产业链
访谈会上,针对当前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存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和对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的瓶颈问题,广东粤孵产业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严帅提出,未来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可围绕三大着力点。一是做优做强先进石化材料产业链。充分发挥广石化、金发科技等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原油炼制-合成树脂-改性塑料-塑料及橡胶等制品-制品应用-材料再生利用”的先进石化材料产业链条。二是打造5大特色产业链。强化与本地重点发展产业对接,着力打造汽车用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力量。三是提前谋划前沿新材料。依托广州市科研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新材料产品的高端应用,谋划布局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纤维、生物基材料、超导材料、量子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
2021年版《广州市产业地图》公布,全市产业地块总面积9037.78公顷,但用于发展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地块不到300公顷,占比仅约为3.3%。目前,广州市暂无省政府(或其授权机构)认定的专业化工园区。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缺少专业园区支撑的难题,严帅建议广州市以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来优化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布局。建议广州市以抓住省政府下放化工园区设立认定权限为契机,推动增城、黄埔半导体、储能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聚焦精细化工、先进高分子、纳米科技、石墨烯、新能源材料等方向,提升发展一批集创新研发、工程中试、高端生产制造、总部办公、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或特色产业园区。积极推进纳米科技核心研发区、中试孵化区等核心功能区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纳米创新集群”(中国纳米谷)。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