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长: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新样本”
摘要:延长林业局局长赵晓东表示,预计到2030年,可新增森林面积28.74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8.08个百分点,增加活立木蓄积量159.62万方,储存碳汇量79.81万吨,预计碳汇收益7981万元;预计到2060年,可新增森林面积86.22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32.35个百分点,增加活立木蓄积量478.86万方,储存碳汇量239.43万吨,预计碳汇收益2.39亿元。
中国发展网讯 金秋时节,陕北高原,山川壮丽,景色唯美。站在延长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区交口镇郝家沟村最高的台塬上,举目四望,连绵的沟壑绿意盎然,黄土地像披上了一张巨大的绿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优美壮观的高原独特画卷;起伏的山坡上,一棵棵油松枝叶繁盛,高耸挺拔,散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延长县大力实施“生态文明立县”战略,紧盯“双碳”目标,积极探索推行“县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模式,聚力建设好、管护好、利用好国家储备林项目,切实将国家储备林建设成为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事关长远发展的利民工程。根据《延长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0)》,延长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总建设规模28.94万亩,总投资26.06亿元,共分五期建成。截至今年5月底,一期项目人工集约林栽培和林下山地苗圃建设已全部完成,提前2年完成了5年建设任务。
“延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一期项目于2020年10月28日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建设规模5.28万亩(其中人工集约林栽培5.08万亩、林下山地苗圃建设2000亩),总投资4.79亿元。项目建设单位为延长县人民政府和陕西林业集团共同注资成立的陕西林业集团延长翠屏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涉及黑家堡、交口、张家滩3镇22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延长县林业局局长赵晓东介绍说,国家储备林项目是延长县探索“双储林”基地建设和林业碳汇开发利用融合发展新路径,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有益尝试。
国家储备林建设 让生态变好了农民增收了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延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18个相关部门及项目所涉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具体负责项目的协调、服务、保障和监管工作。各镇街、村委及其村民小组也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延长国家储备林的建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在项目建设中,我们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综合采取良种壮苗、容器钵造林、挖大坑表土回填等技术,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优先选用油松、侧柏、樟子松、小叶杨、杜梨等乡土树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等营林技术,优化了树种结构,增强了森林抗病抗逆能力,有效维护了生物多样性。”陕西林业集团延长翠屏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惠永征说。
“我们村仅储备林建设就有5100多亩,涉及到11个自然村。”交口镇房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强说,该项目自2021年建设以来,全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林子里的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比以前多了。“这些小动物几乎随处都能看见。”刘志强欣喜地说。
“这真是个好项目,不但生态变好了,还让我们群众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刘志强介绍说,对于这个项目建设,仅土地流转费这一项,全村就能得到2600多万元。目前按照合约已获得15年的流转费1300多万,全村共682户1360人当中,就有643户1270人得到了土地流转费收益,项目区内户均收益超过1万元。其中谭石塬自然村村民郝志军说,他家8口人,在这次项目建设中,光土地流转费一项就获得了6.8万元的收入。“这对于我们家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郝志军满脸笑容地说,守在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这么多钱,他很开心。另据了解,在储备林项目建设中,优先雇用当地劳动力参与了工程建设。房家塬村就有60%的村民全程参与了项目建设,人均收益1.35万元。整个项目建设中累计雇用当地群众2300人,劳务总收入3098万元。
守护“绿色富矿” 大兴林下产业
高原的一场降雨过后,太阳出来,天空显得更蓝,山川也更绿。登上瞭望塔,延长县柏树岭国有生态林场副场长王慧指着四周连绵的青山说,随着近年来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不断加大,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越来越高,山越来越绿,爱林护林已成为当地群众深入人心的自觉行为。
“我们主要实行‘林长+护林员’的形式,来保护林业生态资源。”交口镇镇级副林长白雪艳说,全镇仅储备林就有25000多亩,涉及15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为保护好建设起来的林业成果,全镇设有1个县级林长、2个镇级林长、8个镇级副林长和45名护林员队伍,他们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共同筑起林草资源和生态安全保护屏障。
“我负责的管护面积大概有2000多亩,现在林区大了,环境好了,保护好林子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交口镇房家塬村护林员房缠军说,他每个月的巡护时间不少于22天,每次都要大半天时间。巡山时都要穿上巡护服,带上铁锨、镢头和日志等,来回得20多公里。他的主要职责是了解管护区域内林草资源状况,检测病虫害,并做好巡护记录。尤其要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防止非法砍伐、盗猎和其他违法行为。在巡护过程中,他们还需要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关系,适时宣传好森林保护意识,发动和引导大家共同参与保护森林资源。另外了解到,对于村级护林员,每月有530元的收入,以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对于延长日益向好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如同一座“绿色富矿”,正逐渐转变为促进当地林下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生态优势。
“今年的金银花长得美,都采摘了好几次。”在关子口国有生态林场金银花示范基地,场长冯克勤指着5亩多的金银花说,目前采了有60多公斤,收入6000多元。再过几年树定型后,就能达到稳产期,亩产可达50公斤。另外利用金银花花期长的优势,还在种植基地养了200箱中蜂。“今年给当地群众分了100箱。”冯克勤说,由于这里环境好、没污染,产出的蜂蜜品质好,群众积极性高。每斤蜂蜜能卖到120元往上。“我们的蜂蜜根本不愁卖。”正在查看蜂箱的一名养殖农户欣喜地说道。
当地瞅准良好的生态优势,积极发展“林蜂”“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充分挖掘林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延伸林业产业链条,让林农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借助这里良好的环境条件,今年我们还为三里洼村和加善子沟村两个村免费栽了600多亩金银花,建起了容纳近700只鸡的养鸡场和600多亩的文冠果园。”冯克勤说,只要人勤快,这里发展产业大有可为。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延长样本”
在延长储备林苗圃基地,2000亩的油松苗木,绿意正浓,长势喜人,两名农户正在护苗除草。“这个基地既能保障项目本身苗木供应,又可以辐射营销到周边市县林业工程的项目用苗供应,预计年出圃苗木120万株,可收益1200万元。”陕西林业集团延长翠屏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中秋介绍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延长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初步实现了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互促共赢,对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省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延长作了经验交流,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和兄弟县区的一致好评。
“通过一期国家储备林建设,我们形成了‘三个三’建设路径。即第一个‘三’是指‘三项机制’抓保障 (即组织协调机制、助农增收机制、‘林长+护林员’机制);第二个‘三’是指‘三大技术’抓质量( 即推广抗旱造林技术、采用针阔混交营林技术、运用科学信息技术);第三个‘三’是指‘三种模式’抓管理(即‘法人借款、集团担保、收益还款、林权抵押、政府增信’的投资模式;‘统一规划、分区治理、两季栽植、三季整地、四季管护’的建设模式;‘一份合同、两级委托、三方见证、四级管理、分期付款、一卡通兑付’的流转模式)。”延长县林业局局长赵晓东介绍说,“三个三”模式是经过探索实践后总结的宝贵经验,为延长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林业力量”。
另外,为加快森林碳汇产业开发与科技研发推广,推动延长林分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林业产业更加富足,延长林业局建立了森林培育专家工作站,为全县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科技保障;为发展金银花、连翘等“林药”种植、加工和产品研发来助推乡村振兴,延长林业局积极对接陕西师范大学,引进1支专家团队6名林业专家教授,建立了延长县林下中药材种植专家工作站,为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我们将紧盯‘双碳’目标,全力推动‘森林改培+林下经济+碳汇开发’的多元化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真正实现‘为国储材、固碳增汇、兴林富民’的林业生态建设目标,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延长样本’。”延长林业局局长赵晓东表示,预计到2030年,可新增森林面积28.74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8.08个百分点,增加活立木蓄积量159.62万方,储存碳汇量79.81万吨,预计碳汇收益7981万元;预计到2060年,可新增森林面积86.22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32.35个百分点,增加活立木蓄积量478.86万方,储存碳汇量239.43万吨,预计碳汇收益2.39亿元。(王建 常雷雷 郝景祯)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