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燕麦喜开镰 撂荒地成了“致富田”
中国发展网讯风吹麦田起金浪,又到一年秋收时!9月2日,位于高寒山区的甘肃宕昌县兴化乡柴家庄千亩燕麦基地正式开镰收割,沉甸甸的麦穗“变身”金灿灿的颗粒,农户们正忙碌地穿梭在田间尽享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秋收播种好时节,柴家庄村里千亩连片耕地里饱满的燕麦铺满麦床,浓郁的麦香弥漫乡野,而有谁会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荒草丛生的撂荒地呢!
近年来,宕昌县立足实际,瞄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撂荒地复耕复种,全力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向撂荒地要效益,促进撂荒地重现生机。
“在撂荒地整治中,我村结合田间道路、产业路等配套建设,让村与村之间的道路通了,地平了、宽了,撂荒地也得到全部复垦。如今方便宽敞的大路,村民们愿意上山务农了,就连农用车、旋耕机也能直接开到山上的地里了。”宕昌县珍桌子合作社负责人杨雪勤说。
宕昌县兴化乡党委书记韩立宏介绍:“我们立足草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创新集体经济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筹措资金,对相对集中的撂荒地进行土地流转,实施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因地制宜种植粮经作物,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这几天,柴家庄村马槽沟的1000亩燕麦,郭家庄村,常家庄村的油菜,珍卓子村的小麦正在紧张抢收当中。”
产业兴旺是农民致富之源,是乡村振兴之根基。今年来,宕昌县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构建多元增收产业体系,推动撂荒地变成“致富田”,让“沉睡”土地焕发出活力,保障群众的“粮袋子”、“菜篮子”。到目前,仅该县兴化乡治理撂荒地3400亩,药材、燕麦、油菜、小麦、玉米,艾草等产业稳步推进,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效益明显,呈现出提质增效、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甘肃省宕昌县委宣传部 刘国庆)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