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ESG 云南国资国企谱写四大发展篇章
摘要:展望未来,云南国资国企将在既往成绩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推动ESG价值创造,促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湖北宜昌:三峡秭归旅游港换乘中心即将投运 近日,三峡大坝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旅游港换乘中心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入运行,标志着具备年游客通过能力240万人次的长江三峡宜昌至重庆的始发港和终点港将全面建成。新华社
郑义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刘颖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行动,是指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ESG这一理念自提出以来,以其广泛适用性和可量化评估的特质,正在重塑商界的价值观与生态圈,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应用,成为全球新共识。在资本市场上,ESG也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重要投资主题和企业行动指南,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微观企业层面的具象投影。2022年以来,云南省国资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标准推动实施ESG可持续发展行动,谱写出使命、绿色、责任、治理四大发展篇章,强力推动云南国资国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稳经营 保增长
面对困难的发展形势,云南国资国企把第一要务放在千方百计稳经营、保增长上。2022年以来,在聚焦主责、做优主业方面,全年省属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2.1亿元,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主业投资额占比达99.19%;在深化改革、谋划发展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收官,5户“双百企业”典型改革经验得以推广;在防范风险、化解债务方面,建立债务风险防控处置机制和月度监测预警机制,“一债一策”破局重点难点,存量融资平均成本下降64个BP;在优化布局、增强活力方面,58个央企入滇项目完成超900亿元投资,98户“两非两资”企业、229户“僵尸企业”全部完成处置。442户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三供一业”全面分离移交,省属企业集团内设机构压减20%。
云南积极推进国资国企补强短板、培育优势,开展“对标找差距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两户省属企业入选管理创建行动标杆名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云南省属企业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220.47亿元,年均增长11.44%,建成省部级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一批稀贵金属、有色化工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治生态 护绿色
去年一年,云南省属企业在绿色环保治理各方面累计投入超22亿元。云南国资委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国资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绿色转型深入到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云南国资国企以“双碳”目标为战略引领,打造省级锂资源开发、碳资产管理平台,统筹1000万千瓦光伏资源开发利用。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7座、绿色工厂21个,打造绿色产品超110个。省属企业获评国内肥料行业绿色标杆,入围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荣获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先进单位”,首开云南省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先河。
注力循环发展,探索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绿色循环模式,成功打造中国林浆纸一体化典范企业;投资运营亚洲最大垃圾气化发电项目,解决175万人口的城市垃圾问题,形成绿色“一带一路”项目良好示范;推行绿色智慧工地管理,全面提升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
投身河湖治理,在九大高原湖泊及长江、珠江沿线沿边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超30座、污水处理站140余所,实施精准治污;投资9亿元开展洱海源头治理,引优质山泉净化水体。实施泸沽湖、抚仙湖、杞麓湖、阳宗海、程海等“湖泊革命”,已完成投资近170亿元,“百村”污水收集、湿地保护建设、环湖搬迁治理收获综合效益。牛栏江活水润滇已稳住滇池全湖Ⅳ类水质,“风花雪月号”首航开启洱海游船零排放时代。
保护生物多样性,建成2280米长的野象谷高空巡护栈道,在“象往的地方”搭起“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推动中老亚洲象野外救助和繁育研究科研合作,成功救护野生亚洲象26头,繁殖幼象9头,成活率保持100%。制定3项云南地方标准,填补云南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标准化空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云南国资国企力量。
勇担当 尽责任
云南省属企业去年累计实现劳动生产总值791.8亿元,创造社会贡献总额1293亿元。
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参建的新楚大、云凤、南景等7条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里程超400公里;昆大丽、昆磨高速完成306个绿化景观带、64个绿美服务区提升改造;云南省农村供水保障等3项兴水惠民工程入选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绩”名单。
“减费让利”惠企利民,金融让利3.06亿元助企纾困;煤炭让利7.29亿元保障火电燃料需求;公路减免通行费超50亿元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累计减免房租超11.91亿元,惠及近5.16万户服务业小微企业和2222户非国有企业。
倾力能源保供,保障全省30%火电统调。实施化肥“保供稳价”,服务全国5亿亩耕地禀实大国粮仓。推进全省粮、胶、糖、茶、果产业安全发展,让中国人自己的饭碗里飘香高原特色美味。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辐射中心,出资602亿元,推动“八出省、五出境”铁路主骨架和“建网提速”工程建设。中越“百年米轨”重焕生机;中缅跨境联运实现“一箱到底”,绿色化肥进入缅甸田间地头;跨境人民币结算打破口岸经济金融壁垒;中老铁路、高速公路、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等项目写入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联合声明。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投入超2亿元,帮扶项目超300个,“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多措并举”带动乡村经济。把边境民族村寨设计建成突显民俗风情和边乡特色的示范型小康村;让20余万吨云品插上致富翅膀飞出云南;用林纸产业带动当地创收增收;建特色文旅项目,在守正创新中引领民族地区生态宜居、兴旺致富。稳岗拓岗保障就业,积极构建和谐国资,引导鼓励企业适度扩大招聘规模,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省属企业职工人数超20万人,全年国企共招聘高校毕业生9243人,另外带动社会就业超过20万人。
重治理 强党建
云南省属企业坚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向,持续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1618家公司全部完成“党建入章”,建立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强化董事会建设,保障科学决策。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省属企业集团和899户子企业全部建立董事会,并差异化落实董事会职权。开展董事会规范化建设监督检查,不断健全完善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机制;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一级和重要子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有力支撑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推动经理层高效行权履职,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理顺经理层管理权责。
更好助力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不断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边界,规范决策流程,强化决策执行;印发《省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引》,制定《云南省省属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完善总法律顾问制度,构建大合规体系;建设数字国资在线监管系统,强化穿透式监督。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水平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云南国资国企将在既往成绩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推动ESG价值创造,促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