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2023-08-15 12:1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各地区各部门着力以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打开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擘画宏伟蓝图: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各地区各部门着力以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打开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安徽开展“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服务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现有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侧重于目标管理和评价考核,在“十四五”节能降碳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下,节能管理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多从服务企业的角度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安徽省节能主管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工作,对标能效标杆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深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综合运用退坡奖补等激励政策,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宁夏高水平推进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高比例新能源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系统灵活调节和存储能力亟待提高,新能源电力消纳压力仍然较大。宁夏作为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全国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大力探索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子,以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引领、以构建新能源高效消纳体系为目标、以新能源产业提质升级为方向,多措并举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大基地”、构建清洁电力“大系统”、发展清洁能源“大产业”,宁夏新能源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利用效率保持高位,业态模式多元发展,储能规模发展强劲,需求响应日趋成熟,绿氢产业雏形显露,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为国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宁夏样板、贡献宁夏力量。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发电养羊实现双赢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荒漠化率曾高达98.5%,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同时塔拉滩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具有发展光伏产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多家光伏企业集聚的光电园区。为解决塔拉滩风沙大,光伏板很容易被大风卷起等问题,当地采取人工种草方式防风固沙,但牧草会遮挡光伏板,产生了光伏板发电效率下降、冬季火灾隐患等新的问题。当地创新思路,邀请周边牧民进入光伏产业园放养“光伏羊”,为光伏发电板除草的同时,牧民也可以降低养羊成本从而脱贫致富,实现了养羊与光伏经济的双赢。

浙江绍兴“碳效码”助力重货低碳运

重载货车领域减排难度高、任务重,且存在运输装备多、监管范围广、数据监测难等诸多问题,难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此,浙江省绍兴市积极从服务管理部门、运输企业和社会公众入手,构建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行业管理、综合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货碳效码应用,从实现碳排放管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转变,碳排放政策从“粗线条”到“精细化”转变。同时,将重货碳效码应用作为管理工具,推动车辆装备升级、运输结构优化、配载效率提升、金融服务配套。系统上线以来,绍兴市已有902家道路货运企业入驻重货碳效码应用平台,淘汰老旧营运货车613辆,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

内蒙古包头建设全球最大晶硅材料生产基地

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老工业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抓住晶硅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扩大晶硅产业规模,强化产业发展绿色支撑,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增强产业协同配套。目前,通威、大全、协鑫、弘元、双良等12家头部企业落户包头,硅产业链不断健全,各环节产品产能不断扩大,基本形成工业硅—多晶硅料—单晶拉棒—切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完整的产业链。2022年,包头硅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产值增长3倍,成为全国首批硅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岸电入海实现低碳能源替代

渤海油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承担着国家原油保障和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保供的重要任务。渤海油田共有145台海上发电机组,年用电量47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用电水平。海上油田自发电,存在技术对外依赖度高、发电效率低、节能降耗难度高、机组运行维护成本高的瓶颈。2018年,中国海油深入开展技术经济性论证,历时1年顶层设计,部署实施了岸电应用工程。基于陆地大电网电源为海上油田生产供电,引入岸电,实现低碳能源替代,岸电将为渤海油田75%的油田提供动力引擎,预计减少碳排放174万吨,相当于植树1.75亿棵。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攻克CCUS全产业链技术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面对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缺乏规模化工程应用实践,缺少完备的标准体系,理论认识和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发挥资源、技术和上下游一体化优势,破除了源汇壁垒,突破了碳捕集、输送、利用、封存等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攻关形成“低耗高效、安全可控、增油减碳、净零排放、全程密闭、永久封存”的全产业链技术系列,创建了“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创新体系。2022年8月25日全面建成投产了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利用高效碳捕集技术将煤制气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后,输送至胜利油田驱油与封存,年增油达到20万吨以上、年封存二氧化碳能力达百万吨级。

河南心连心集团以能效标杆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政策要求加大化肥行业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炉整改力度,提高行业竞争能力。河南省心连心集团作为煤化工企业,连续12年荣获“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荣誉,但仍存在固定床装置煤炭转化率低、污染物排放量高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此,心连心集团实施生产工艺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先进节能技术应用、碳捕集回收利用和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等项目,实现原料煤转化效率由84%提升到99%,施肥减量20%的情况下农作物增产10%,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年捕集回收二氧化碳产能达70万吨,年光伏发电量1000万千瓦时。

海尔智家构建首个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再利用闭环体系

我国正处于家电报废高峰期,但目前家电回收网络处理体系仍在完善中,废旧家电的规范回收和处置量较低。为深入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海尔智家作为家电生产大企业,利用其在销售、维修、服务网络及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以在青岛莱西建设的再循环互联工厂为主体,向上游的废旧家电回收延伸,向下游的拆解物再利用布局,形成“一体两翼”模式,构建了“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的再循环生态体系。

(稿件由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邵鹏璐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