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摘要:为展现各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效探索,本报集中报道19个地方的经验做法。这是全国各地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代表,本报也将持续关注和报道更多新举措、新经验和新成就。
编者按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19地市名列其中。为展现各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效探索,本报集中报道19个地方的经验做法。这是全国各地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代表,本报也将持续关注和报道更多新举措、新经验和新成就。
江苏南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南通通江达海,是江苏省唯一同时拥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线的城市,也是长江大保护一道生态屏障。2020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大关,单位GDP能耗在江苏省最低;2021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江苏省第一,崇川、通州两区分别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南通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等方面成效明显。
南通提出围绕减污降碳做“减法”。印发《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划定420个陆域管控单元、131个近岸海域管控单元,将“三线一单”作为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等重要依据,打造沿海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标杆区,相关经验在全国交流。在江苏省率先出台《南通市关于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南通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制定重点行业转型标准和准入门槛,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线试运行全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将参评企业分为四大类,推动不同类型企业分类发展,倒逼转型升级。
江西赣州续写赣南苏区“绿色华章”
江西赣州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也是江西母亲河赣江和香港饮用水源地东江源头,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赣州市纵深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所有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十年翻番,赣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创造了“赣州经验”。
赣州坚持保护为先,提出矿山修复探索“三治同步”、崩岗治理推行“三型共治”、流域治理开辟“三化模式”。
针对稀土开采造成的矿山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以及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赣州实践探索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的“三同治”模式,采取种树、植草,固土、定沙,洁水、净流等生态和工程措施,34.1平方公里废弃矿区回归了绿水青山。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崩岗水土流失问题,赣州按照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游则游的治理原则,因地制宜采用“生态修复型、生态开发型、生态旅游型”三种方式推进崩岗治理,治理崩岗4675座、水土流失4310平方公里,实现“叫崩岗长青树、让沙丘变绿洲”,赣州列入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
针对溪流湖泊修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稀土尾水治理等难题,赣州按照小流域分区治理思路,采取生态化“疏河理水”、多元化“治污洁水”、生物化“消劣净水”,做好“保水护水”文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石城经验”广泛推广,BIONET生物处理工艺、双级渗滤耦合技术攻克了稀土尾水治理难题。
四川自贡以绿筑底再造产业盐都
自贡位于四川南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地、成渝经济区“双核”中部位置。近年来,自贡市全面实施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营造绿色文化环境等绿色发展“六大行动”,以优质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美丽中国“自贡样板”。
推生态农业减排降碳“新模式”,自贡通过“复合种植+稻菜水旱轮作+根茎还田”,实现粮食保产、蔬菜增收、农药化肥减量“三赢”;建成水旱轮作基地2.3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获选首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规模化、园区化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1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4%。
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自贡与中国人民大学共推“双碳智慧监测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开辟“县域+智库+科技企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应用新模式;大力培育“自然贡品”本土生态产品区域性公共品牌,累计签约企业达61家;制定《自贡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完善生态公益林和地方森林效益补偿制度;系统实施“以绿养城”,主城区绿地率达3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推协同降碳绿色金融“新产品”,自贡建立政府、人民银行“双牵头”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政策落实措施,灵活“收益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授信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因企施策精准设计绿色金融产品。
浙江湖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湖州地处浙江北部、太湖南岸。近年来,湖州聚焦绿色低碳共富,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湖州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出共同富裕的绿色样本。
建立生态产品总值(GEP)评价机制。湖州开展GEP核算试点,对县域生态资产分布、总量、功能量、价值量等进行精准核算,开发GEP核算辅助决策系统,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数据与规划图层叠加,为考核地方绿色发展、评估生态资源固碳能力、优选项目招引区域等提供决策支撑。推出项目GEP绿色金融贷,以GEP核算量化评估项目生态效益,为项目主体和农户提供绿色金融增信支持。
创建生态资源转化模式。湖州创建生态资源转化模式,聚焦园地、林地、湿地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闲置宅基地、农房等生态资源,开展资源归集、确权评估、收储交易、运营反哺等全周期闭环式运营管理,“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惠民富民。
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获利”的原则,聚焦河流、耕地、公益林、湿地等,湖州探索构建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高附加值生态品牌。湖州深入实施绿色共富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初步构建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促进生态产品增值溢价。在中西部脱贫攻坚中,安吉白茶助力三省五县66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受捐的3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书写了“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的致富故事。
浙江丽水优化生态产品价值机制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丽水聚焦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改革任务,不断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丽水全面拓宽“产业化”实现通道,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优势,深入开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变革性实践。在生态经济化上,重点培育品质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林业产业、水经济等五大产业;率先探索以政府打造“丽水山耕”“丽水山泉”等“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牵引生态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在经济生态化上,重点打造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五大主导产业;2019~2021年,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
创新“数字化”实现手段,建设“天眼守望”助力“两山”转化综合智治平台,搭建生态产品信息数据资源库,上线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GEP考核评价、绿色奖补等应用场景。2022年,该平台获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响话语。“天眼守望”数字化生态服务平台创新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创新“天眼(卫星遥感大数据)+地眼(生态感知物联网)+人眼(基层治理平台)”三位一体生态数字治理模式,对及时有效掌握自然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辽宁大连深耕绿色发展
多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的重要指示,以创建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深耕绿色发展。
2021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经济发展加快的同时,实现能耗大幅下降,规模以上工业能耗、能耗强度同比分别下降9.2%、21%。
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能源结构有效优化,能源安全持续巩固。一方面,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按照稳妥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积极开发生物质能的思路,加快建设清洁能源项目;另一方面,持续巩固能源安全,构建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为基础、以大连融科储能为产业龙头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实施了30余套应用示范项目。
此外,大连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积极谋划布局绿色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按照“减油增化,绿色高效”的思路,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出台《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设立“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区”进行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出一条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并向下游化工产业链高效转化利用的技术路线。
重庆渝北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渝北区从三方面入手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1+6+N”政策体系,科学设计碳减排路径和碳达峰措施。二是加快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深化燃油减量及电能替代。“十三五”期间渝北区能耗强度下降16.7%,逐步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区无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配式建筑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34.264.4,数字经济年均增长16.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46.8%,科技型企业总量常年位居全市第一。三是持续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每年投入2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工业技改,建成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11家,现有市级数字化车间28个、智能工厂2个,逐步形成绿色制造体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46家,制造业智能化进程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空铁水公”多式联运设施。深化国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区”建设,入选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面助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上海崇明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崇明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典范”。上海市崇明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在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2020年,崇明区森林覆盖率超过30%,地表水环境达标率达100%。
崇明区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法治建设、交流协作,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体系;通过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培育先进产业、大力推进绿色能源,积极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崇明区强化农业投入品管控,发布实施全国首份农业绿色发展负面行为清单,成功打造“山水”等农业品牌商标。近年来,崇明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崇明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聚焦长江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空间优化做文章。崇明区关停上海船厂,清拆崇南钢结构厂、浦明码头等一批沿江涉环境违法企业;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有序推进生态廊道和公益林建设等。
此外,崇明区从着力打造文旅品牌、积极倡导绿色生活、不断增进生态福祉入手,持续优化生态人居环境。以“自然生态美、绿色生产美、宜居环境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五美社区”建设,打造了9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新生态惠民举措,开发生态就业岗位,实施生态惠民保险,推出生态养老补贴。依托良好的人居环境,崇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
福建南平把武夷山国家公园当作“生态核心”
福建省南平市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南平把武夷山国家公园当作全市“生态核心”,深入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通过划定重点保护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三类空间,协调带动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地区保护发展,在初步划定的4252平方公里保护发展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五大先行行动,策划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朱子文化研学、乡村振兴示范等十大工程,实施总投资612亿元的113个示范项目,着力构建“国家公园—城—镇—村”融合发展体系。
南平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南平深入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获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同时,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部署,以碳汇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突破口,创新推进碳汇产品的开发储备和市场交易。推出“碳汇+生态司法”“碳汇+大型会议”“碳汇+生态旅游”等交易场景,有效解决碳汇交易方式单一、价值实现难等问题。
山东东营从胜利油城迈向生态绿城
山东省东营市坚决扛起黄河入海口城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实现从昔日的胜利油城到今天的黄河口生态绿城华丽蝶变。
东营坚持综合治理,为筑牢绿色发展提供生态支撑,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森林湿地长制体系,实现全域水、林、田、湖、草、湿地、滩涂和海岸线全覆盖;建立“河流—河口—海湾”联动联防机制,把水、林、田、湖、草、湿地、海滩、海岸线作为一个整体,有力促进了“河—陆—滩—海”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作用,丰富平台功能,拓展平台应用,对水、大气、土壤等要素环境质量开展全方位分析研判,加强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扎实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数据分析,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此外,东营全力打造陆海统筹型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规划国家公园范围和分区,将黄河口区域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科学划定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35.23万公顷。2020年以来,组织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互花米草治理等9个生态修复项目,修复各类湿地15.9万亩,初步构建起河、陆、滩、海连通体系。建设鸟类栖息繁殖岛36个、鱼类栖息地10处、植物生态岛29个,保障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健康完整,大力推进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建设、深入开展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
北京延庆生态文明谱新篇
北京市延庆区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把生态环境指标作为全区一号指标,紧抓服务保障冬奥会、世园会重大机遇,着力打造天蓝水清土净生态美的城市新面貌。
延庆区设立了北京市首家环境资源审判庭,出台《延庆区人民法院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推动法治延庆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环境审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依法惩处污染环境、非法捕捞等犯罪行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资源司法恢复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审判工作,有力打击环境资源刑事犯罪,保护生态环境发展。
在松山自然保护区实施智慧管理措施,依托空域的视频监控预警技术和无人机监测,天域的卫星导航和野外智能巡护,地域的视频监控基站、手持巡护仪、野外监测仪器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基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空、天、地”一体化监管的“智慧保护区”,初步实现了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智慧化监测和管理,由传统“环保监测”升级为智慧化“生态监测”时代。
福建厦门绘就高颜值城市画卷
现在的福建省厦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常在,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常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控和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100%。碧海银滩、海豚逐浪常在,近岸海域优良水质点位比86.4%,海漂垃圾分布密度在全省最低,入海排放口整治经验向全国推广。田园相依、百姓安居常在,对标建设“无废城市”,土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厦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厦门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系统构建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4个支柱产业集群+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未来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打造引领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坚持节约优先,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耗,2022年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电430.35千瓦时、耗水6.08吨,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打造涵盖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RT)、公交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探索形成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垃圾分类工作连续19个季度名列全国第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制定,推进军营村低碳社区等25个低碳试点项目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低碳试点体系。
安徽宣城锚定绿色发展“新赛道”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近年来,宣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2018年美丽山水城市”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绿都前十强”,成功创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级低碳城市试点”“全国十大森林食品产业示范基地之一”等示范试点。宣城市林长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分别获得国务院2022和2023年督查激励。
2021年,作为安徽省唯一、全国林业改革发展6个试点市之一,宣城市成功完成旌德县庙首林场“安徽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实现安徽林业碳汇交易零的突破。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带动乡村振兴,激活全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出台《林业碳票管理办法》,多部门系统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汇,进一步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宣城市发布《宣城市“零碳乡村”建设评价指南》,确立安徽省首个乡村低碳发展的地方标准,推进乡村降碳、减污、扩绿、增汇。以宁国青龙乡龙阁村成功创建“零碳乡村”为契机,全面启动全市零碳乡村建设,以“零碳乡村+旅游”“零碳乡村+产业”等路径,带动经济发展。
此外,宣城市将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区划与低碳发展“嫁接”,在政策上厘清林业碳汇发展思路。印发《关于宣城市林业助推低碳社会发展的意见》,在国内首次以地级市政府名义,提出林业助推“低碳城市—零碳乡村—负碳森林”低碳社会架构建设,明确林业碳汇发展方向。
山东烟台生态为本向绿而行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南邻黄海,北濒渤海,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先后获得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
烟台市积极探索、创新思路,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低碳清洁供暖。海阳市创新开展核能供热,成为全国首个全域“零碳”供暖城市,替代了海阳市原有的12台燃煤锅炉,节约原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正在重点开展万华工业园余废热为市区全域低碳清洁供暖工作,2022年冬季已为烟台市区300万平方米建筑供暖,将逐步实现中心城区1亿平方米低碳清洁供暖全覆盖。
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关于生态优先、低碳发展的系列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标志性、引领性低碳示范工程建设,支持万华化学集团在能源清洁低碳利用上破题开路、改革创新。以节能减排为引领,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近年来实施能效提升项目1100余项,累计节能量达30余万吨标准煤;创新开展生产余废热回收利用,通过多种创新技术耦合,为园区生产供应高品位热能,同时为烟台市区冬季采暖提供清洁热源;实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集和利用,减排二氧化碳90余万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约30%;新建总投资2300多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与万华烟台工业园一同打造集石化、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端化、绿色化、规模化、一体化的综合化工园区,树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标杆。
湖南郴州努力走出绿色发展新路
郴州位于湖南南部,与广东韶关,江西赣州、吉安相邻,位于“长三角”与“粤港澳”、海西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圈两条经济带腹地,处于长株潭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内。谈到郴州市情,有两句话可以概括:一方面,郴州地下是“金山银山”,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另一方面,郴州地上是“绿水青山”,属于华南重要的生态屏障。一座矿产资源型城市,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走出绿色发展新路,是长期摆在郴州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和现实难题。
为此,郴州市主要是突出“四个强化”:强化战略性布局,强化系统性治理,强化关键性提升,强化示范性创建。在强化示范性创建中,郴州市提出坚持护水、治水、用水、节水“四水联动”,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水立方”模式,做好水文章。利用“冷水”发展大数据产业,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全国十大低碳节能园区;利用“温水”发展康养产业,打造“温泉之都”;利用“净水”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19个、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利用“优水”发展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产业,青岛啤酒、华润三九制药纷纷扎根郴州,成功承办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并达成《郴州共识》。
2022年生态文明建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成为湖南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重庆北碚担起“上游责任”聚焦重点发力
重庆市北碚区坐拥我国唯一一座特大城市中心区域的国家级山地型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天然生态屏障。近年来,北碚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突出。
北碚区坚持“两山”理念、聚焦重点发力,做好缙云山综合整治提升系统工程。强化规划引领,以缙云山保护区总体规划、《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规划科学策划片区发展路径;突出系统整治,制定缙云山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1361”工作目标,建立市区两级验收销号模式;坚持问题导向,以督察和自我排查为抓手,实现整改问题动态管理“一张表”;站稳人民立场,采取“开会+入户+公开”三步工作法,统筹做好搬迁群众户籍、医疗、教育等保障工作;做好转化文章,通过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科学预测生态效益,构建“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深圳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
广东省深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定位要求,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圳样板”。2022年,深圳市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已分别低于0.16吨标煤/万元、0.2吨二氧化碳/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以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实施方案为统领,以技术规范、统计报表制度和自动核算平台为支撑的“深圳市GEP‘1+3’核算制度体系”。同时将GEP核算纳入《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市内重要文件进行部署,为GEP核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圳构建适用于高密度特大城市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实操技术指引,有效指导市、区两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为其他城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此外,深圳市出台实施《深圳市水价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加强水价动态管理。率先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工商业用电同价;在清理规范转供电主体不合理加价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园区“转供电转直供电”,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江西南昌唱响生态都市城市品牌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等称号。
南昌水资源丰富,“襟三江而带五湖”,拥有“一江十河串百湖”的发达水系网络,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近30%、各类湿地面积占比超20%,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一。南昌提出了以湿地保护促生态文明建设。
南昌将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相继出台《南昌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南昌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形成“一河一策、一湖一法”的保护管理模式。持续组织开展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对破坏候鸟和湿地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整治打击非法猎捕、运输、销售、收购等破坏候鸟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南昌累计投入580多亿元用于湿地保护修复,实施了玉带河、象湖、幸福渠等系列湿地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通过截污纳管、水系连通、自然岸线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等措施,修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同时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岚湖等鄱阳湖重要湿地区域设立监测监控站点,提升重要湿地全天候监测能力,以“人工巡护+智能监测”全力保护湿地生态。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共建园地协同治理机制
三江源国家公园约85%的区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承担好属地主体责任是全州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使命。玉树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集中划转生态环境管理有关机构和职责、人员,在基层实现属地政府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合一,建立起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生态、地方管经济、社会的园地协同发展机制,协助三江源国家公园完成体制试点31项任务,成功创建国家公园。
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以及生态管护站编制和人员均来自玉树州治多、杂多、曲麻莱三县,同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主要领导担任澜沧江源和长江源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此外,园区内居民通过一户一岗提升收入。“有舍有得”,合作共赢,积极支持国家公园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玉树州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力提升。
(稿件由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邵鹏璐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