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三条线”为绿色发展夯基筑底
摘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守住“三条线”,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助力。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成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特别是“三条线”,为我国的绿色发展划定了底线和边框。
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2022年12月7日,陕西省宣布,目前秦岭核心保护区的99%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明确,要追溯到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在今年7月11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介绍:“我国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在陆域和海域实际划定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态保护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中国方案。
当然,仅设定红线还不够,还必须加强监管。王志斌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生态环境部组织建设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项目近日完成验收,投入业务运行。该平台综合利用30余颗国内外卫星资源,及时监测预警生态破坏风险,“形成了支撑和服务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卫星‘天眼’。”
一条底线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为了优化环境,一系列文件和政策陆续出台,一系列优化环境的举措陆续实施。
2013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两度修订完善。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2019年1月,《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印发;2022年6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2023年4月,《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通知》,提出要以环境清理整治为先手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保护环境,久久为功。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在经济总量实现年均增长6.5%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在持续大幅度降低。“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民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90%。这表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
一条上线破解现代化进程之困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资源问题是我国14亿人口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大约束。事实证明,走发达国家掠夺资源、转移污染的老路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水思想中,节水被放在了优先的位置。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发布《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把节水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是节约资源,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据黄润秋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退出钢铁过剩产能1.5亿吨以上、水泥过剩产能3亿吨,地条钢全部出清,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基本出清。
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今年1~5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294万辆,同比增长45.1%、46.8%;出口45.7万辆,增长1.6倍。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和废旧物回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再次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围绕加快节能降碳更新改造、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强化支撑保障等3个方面,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
我国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提高部分重点行业土地、环保、节能、节水、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条件。
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利用,让我国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谋远。在今年3月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近年来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守住“三条线”,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助力。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