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规自局:加强工业用地、用房保障 落实营商环境6.0改革要求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皮泽红报道 8月1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举行“高质量发展·看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据广州市发改委介绍,此次广州市营商环境6.0改革,首次纳入并强调了“要素环境”的作用,其中土地要素对于实体经济的保障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为此,本报记者专题采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方武祥,请他介绍广州在创新工业用地、用房保障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创新做法。
方武祥表示,近年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围绕重点产业、重要平台、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推动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以高质量资源要素为保障,有力支撑广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加大土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创新土地供应方式等方面加强和创新工业用地、用房保障。
一是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合理安排全年工业用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方式,加大工矿仓储用地供应,发挥导向作用,引导资源向实体经济配置。“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年均供应工矿仓储用地6.4平方公里,比“十二五”增长34%;2023年全市工矿仓储用地计划供应总量8.5平方公里,占总计划供应面积的27%;2023年1-7月,全市供应工矿仓储用地106宗,同比增长51%;用地面积459公顷,同比增长75%;建筑面积16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
二是不断优化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先租后让政策。广州市于2017年印发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工业用地使用权先租赁后出让和弹性年期出让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规﹝2017﹞9号),并于2019年修订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广州市工业用地使用权先租赁后出让和弹性年期出让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规﹝2019﹞2号)。2017年至今,全市采用弹性出让和先租后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114宗,用地面积381公顷,为企业节省初始成本22.38亿元。
三是创新工业用地竞价方式,对市场充分竞争类探索“限地价、竞效益指标”等方式出让。2023年3月31日,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供应及供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穗府办规﹝2023﹞4号),对市场充分竞争类的产业项目“限地价、竞贡献”,不以买地“单价论英雄”,坚持“亩均论英雄”,把空间资源配置给真正投入实体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
四是多层次保障市场主体用地需求。落实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求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区分微、小、中、大不同类型企业,实行土地要素梯度分类保障。在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的同时,积极组织用地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小面积工业用地供应,2022年将21宗5000平方米以下的工矿仓储用地纳入2022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22年实际全市公开出让小面积工业用地(5000平方米以下)用地10宗,用地面积2.92公顷。
五是鼓励建设产业保障房,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供应及供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穗府办规﹝2023﹞4号),创新提出鼓励以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向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供地,建设只租不售的标准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入驻、实行以房精准招商,通过建设只租不售的产业保障房,降低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孵化、培育更多具备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支撑制造业当家。
方武祥表示,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研究更多更好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落实营商环境6.0的改革要求,助力广州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