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大连:以“质”为基,强“市”发展

2023-08-10 15:11 中国发展网 施文郁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日前,辽宁省质量大会在沈阳召开,大连市作为全省2022年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A级单位唯一代表介绍了经验。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等3家大连企业获得了第九届省长质量奖。大连市政府、瓦房店市政府、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瓦房店市市场监管局、瓦房店轴承产业园区管委会及大连华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获评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区、辽宁省质量品牌示范区、辽宁省品牌价值评价前十企业。

大连市是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也是辽宁省首个获批城市,自2016年全省实施市级质量工作考核以来均获评A级。大连市把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摆在突出位置,着眼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以标准领先、品牌领军、追求卓越、诚实守信为核心要素,具有鲜明大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等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质量工作有理念、有机制、有举措、有创新、有成果。

今年4月,大连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预示着大连“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大连市争创工作目标已确定。具体目标为未来5年内,制造业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竞争力逐步提高,装备制造业和重要消费类产品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两年内全市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至96%以上,5年内达到98%以上。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5年内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在软件信息、现代物流、旅游、金融、公共服务及其他生活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提升专业服务质量,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值达到82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值达到80以上。完成大连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达标,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国际卫生机场。

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抓手,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大连市委、市政府出台《升级改造“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在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汽车、中高端消费品工业等五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洁净能源装备、新材料等新兴重点领域,推动质量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加强质量创新攻关,重点实施海洋经济装备、精细化工装备、洁净能源装备、机床和轴承5个领域30个攻关项目,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锚定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深化质量领域改革,完善质量工作体系,强化质量工作考核,有效提升质量创新能力,推动质量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1.9%,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坚持以质量基础为支撑,促进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不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质量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树牢质量标杆,加快卓越质量管理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去年召开第八届市长质量奖颁奖大会,表彰8家获奖企业,发放奖励资金1100万元。实施标准引领,78个项目获得标准化资助奖励840万元,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12项。线上线下联动,一体化推进“线上+线下”质量服务新模式,仅2022年,就累计投入质量提升经费2000余万元,服务企业3919家次,解决质量问题271件,为企业减免费用667.45万元,发放奖励资金9773万元,带动就业近万人,推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质量惠民为导向,推动质量成果全民共享

始终把百姓满意作为质量强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质量提升“两线作战”:一手抓安全底线,不断强化产品、工程等质量安全监管,全市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一手抓质量高线,民生支出始终保持在财政支出70%以上,涵盖城市安居、市政配套、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的35项重点民生实事质量持续提升,有效实施食品安全“五大体系、八大工程”,2022年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