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卫星监测结果显示:辽宁省植被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2023-08-04 17:53 中国发展网 汪险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汪险峰报道:近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辽宁省气象局利用气象卫星、高分卫星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全省及重点区域近23年植被生长季(4~9月)植被生态质量整体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监测评估。卫星监测结果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植被生态质量明显改善,2022年达到最优。

据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袁子鹏介绍,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生产力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特别是植被生态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对比2000~2011年、2012~2022年2个时段植被覆盖度、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多项指标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植被生态质量各项指标明显向好。

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2000年以来,辽宁省生长季(4~9月)植被覆盖度呈明显增加趋势。2012~2022年植被覆盖度平均值较2000~2011年增加9.2%,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近3年植被覆盖度持续高于58%。2022年全省植被覆盖度达60.8%,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与多年(2000~2021年)平均值(54.9%)相比,植被覆盖度相对增加10.8%。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总体增加。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是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的综合指数,数值在0~100之间,其值越大,表明植被生态质量越好。2000年以来,辽宁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增加趋势。2012~2022年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平均值比2000~2011年平均值增加了9.2%。2022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57.9,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与多年平均值(50.1)相比增加了15.5%。与2000~2011年时段相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92.3%的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率处于持平偏好及以上等级。其中,辽西北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率处于很好等级,植被生态质量改善明显。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加强。植被具有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的结构截留、渗透、蓄积降水,保护土壤、降低雨水侵蚀,减少土壤流失等方面。对比2000~2011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97.2%的区域土壤保持量增加,68.5%的区域涵养水量增加;全省平均而言,土壤保持量和涵养水量分别增加了19.9%和17.4%。

重点区域植被生态呈现向好趋势。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是辽宁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风沙危险带和主要的沙尘发源地,其北部的阿尔乡是防风治沙的重点区域。2015年以来,阿尔乡植被生长旺盛后期(9月初)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2022年植被覆盖度大于80%的区域占比增加至43.6%,比2015年增加28.8%;植被覆盖度小于60%的区域占比减小至5.8%,比2015年减少14.5%,植被覆盖状况明显好转。

盘锦湿地作为亚洲第一大芦苇沼泽区,对我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气候调节、空气净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年以来,盘锦地区植被长势整体持续向好,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增强。

袁子鹏表示,辽宁省植被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从气象条件看,2000年以来,全省降水呈现增多趋势,对植被生态质量改善有利。从系统治理来看,说明辽宁省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表现出了显著效果。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