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探索尽责管理,共建ESG投资生态圈

2023-08-02 16:5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编者按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此框架之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大量的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和工具得到开发利用。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鼓励金融机构强化对企业提升ESG表现、实现高质量转型的推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称为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证监会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要求上市公司将ESG信息作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原银保监会在《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加强投后ESG管理;保险资管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ESG尽责管理倡议书》,呼吁保险资管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引导被投企业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构建绿色发展生态圈,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近年来,绿色金融在中国乃至全球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完善转型金融框架从而推动高碳行业向低碳的有序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践行尽责管理是机构投资者通过投资端参与金融转型从而支持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协同合作可以汇集影响力与专业能力,通过与被投企业开展对话,为企业赋能并与企业共同推进其转型进程。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当前保险机构开展ESG投资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ESG投资相关的标准和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二是获取被投企业ESG信息的渠道有限,相关数据的可及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存在不足。随着国际监管趋势的发展和责任投资理念的普及,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同,提升ESG投资政策和标准的一致性,投融资主体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上市公司乃至一般实体企业要持续提升ESG相关信息的披露质量,更加符合机构投资者开展ESG投资的需求。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锋:ESG要素的均衡发展值得关注,既要重视环境因素,也不能忽略社会和治理层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要提高数据披露的深度、准确性和有用性,这是做出有效ESG投资决策的前提。作为机构投资者,要树立ESG投资理念,坚持稳健长期发展价值取向,并建立有效的ESG投资内控体系。

银华基金ESG研究主管王博:展望未来,要实现有序转型,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短期的政策影响强度和长期的气候变化影响之间寻找平衡。更透明的碳约束、碳定价和配额机制对于有序转型,以及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评估转型风险和机遇来说至关重要。

法国巴黎(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亚洲ESG研究主管耿艺宸:中国和欧洲在气候变化领域有着稳定且长期的共识,给投资人和企业对话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中国高碳企业缺乏科学的转型路径规划和详细的披露,成为欧洲投资者对其转型工作支持的障碍。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