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为“大湾区”要素汇聚“桥头堡” 开辟绿色通道 ——专访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 关注贵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
编者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
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贵州省人民政府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三县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头堡”,是这一重大战略的具体行动。
2022年4月2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2023年5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并由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贵州省打造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规划(2022—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
为跟踪观察贵州“桥头堡”建设的创新机制、成功经验和主要成果,2023年6月18日至21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深入到贵州“桥头堡”建设的核心区黎平、从江、榕江等三县,开展了深入的调研采访并形成了三篇专题稿件,现将专题稿件陆续编发出来,敬请读者关注。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受访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意见》和《规划》的出台,给黔东南州带来了巨大的政策红利和规划红利,为黔东南州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黔东南州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为黔东南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吹响了号角。黔东南州高度重视《意见》的贯彻落实和《规划》的全面实施,围绕《意见》和《规划》提出的基于黔东南州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旅游康养区、双向开放先导区、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到 2025 年,黔东南州“黎从榕”对接融入大湾区“桥头堡”建设初见成效,大湾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在“黎从榕”的集聚度明显提升,切实把“桥头堡”建设成为贵州连接大湾区和黔中城市群的重要枢纽通道”的发展目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在全州全面谋划布局了2022-2023年“产业承接聚集工程”等十大工程来推进《意见》的贯彻落实和《规划》的全面实施,同时出台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措施,为“大湾区”资本等要素汇聚进入黔东南开辟绿色通道,最后实现对《意见》和《规划》的项目化实物化推进。
谋划“十大工程”重点面向“大湾区”招商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受访负责同志说,黔东南州谋划实施的“十大工程”包括产业承接聚集、旅游康养提升、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教育医疗组团帮扶、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桥头堡’核心区提升、营商环境提升、人才引进提升等十个方面。重点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产业转移和开展项目招商。2023年共安排“十大工程”重点工程156个,总投资1539.8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黔东南州通过“十大工程”重点项目的实施,力争在产业承接聚集、旅游康养业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产业承接聚集方面,依托丰富的能矿资源、农林资源,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再生资源循环材料、生态特色食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大健康医药五大主导产业。围绕这些主导产业重点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项目招商。
预计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51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547亿元。引进优强企业110家以上,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建成百亿级园区2个、五十亿级园区5个。
旅游康养提升方面,充分发挥黔东南州“生态+文化+区位”的优势,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康养目的地为目标,推动旅游发展,确保2023年全州旅游人数预计突破8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90亿元左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入黔旅游人数大幅增长。
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全力聚焦“6个100万”农业提升工程,推动农特产品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到2025年,直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达100个以上。
综合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将“黎从榕”打造成为综合物流平台的目标,推动一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初步构建黔东南州综合物流体系基本骨架。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紧紧围绕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预计2023年,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90公里以上,开工建设普通国道140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100公里。
教育医疗组团帮扶方面,2023年全力争取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学校与黔东南州中小学新增结对共建38所。争取粤港澳大湾区医院与黔东南州所有县级综合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全力争取与佛山市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共建粤黔乡村振兴示范点。
核心区建设提升方面,全力争取实现黔东南州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重点闲置资产有效盘活,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提升,实现“筑巢”和“引凤”同步。
营商环境提升方面,全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体系,大力推行“政策互联互通、审批双向服务”和项目全周期“管家式”服务,开展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试点,力争打造贵州对标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先行区”。
人才引进方面,到2023年底,预计全州新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600人左右、新培养高技能人才5000人左右。在“四化”领域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使全州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让“湾区”投资便捷舒心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受访负责同志说,为吸引粤港澳大湾区资本等要素高度关注、汇聚和进入黔东南州的“十大工程”,黔东南州重点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推进政务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互联互通、审批双向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东西部协作以奖代补鼓励广东企业投资的管理办法》等三个重要政策,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黔东南州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在市场准入方面,明确了“一环集成”和“一照通行”,“证照联办、一照通行”“一照多址”等措施。
在项目用地方面,包括推行“用地清单制”,实行“统一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反馈”的运行机制,将一般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35个工作日等措施,实现“拿地即开工”。
在办税服务方面,包括大力推进税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推广涉税事项容缺受理服务,及时修复纳税人信用等措施。
在利用外资方面,包括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商务部门审批备案,实施信息报告制度等措施。
在金融服务方面,包括持续推进“税易贷”“银税贷”“商户贷”等大数据金融产品落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知识产权、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票据、货物等抵质押贷款产品等措施。
在政务服务方面,包括设立“疑难事项”办理窗口,解决企业办事“疑难杂症”等措施。
在资源交易方面,包括对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凡列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项目,按照“应进必进”要求,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确保“平台之外无交易”等措施。
在市场监管方面,包括推进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企业相同信息只需填报一次。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清单、免于强制清单、减轻处罚清单,推动“双免”清单覆盖至各行业各领域。
在政商关系方面,包括惠企政策必须直达企业,企业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必须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严禁推、拖、绕等措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黔东南州推进政务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互联互通、审批双向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3年4月底前,与佛山市实现审批双向服务;2023年6月底前,与江门市、肇庆市实现审批双向服务;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与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东莞市、惠州市等地市实现政策互联互通、审批双向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黔东南州推进政务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互联互通、审批双向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还包括五个方面的双向运行机制。
设立“跨省通办”窗口,完善线下服务。在黔东南州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大湾区跨省通办窗口”,配备窗口人员及通用设备,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大湾区“跨省通办窗口”,做好双向系统授权,依托贵州省政务服务网综合受理平台开展“异地代收代办”,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身份核验,及时通过线上或线下进行申请材料流转。
推行“全程网办”服务。全面梳理“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梳理网上申报网站、手机APP等网办平台,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网上服务平台操作培训,确保窗口工作人员具备申报辅导能力,对纳入“全程网办”清单事项,由窗口工作人员提供在线申办全程辅导。依托“全程视频设备”提供异地办事远程咨询、导办、预审、屏幕共享、材料批注、文件传输需求等服务,提升“跨省通办”服务效率。政务服务事项审批决定权属地部门实时审批,限时办结,结果邮寄送达。
推行自助办理服务。进一步梳理可在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推行自助办理服务。依托佛山市和黔东南州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将自助办理系统嵌套至双方自助办理平台,让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就能申报异地政务服务事项。
打造面向“大湾区”网上服务专区。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泛珠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专区资源,建设“黔东南州”服务专区,发布黔东南州招商引资、产业扶持等需求。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善项目审批、企业开办、政策兑现、生态旅游、金融服务、就业创业等功能板块,将服务专区打造为黔东南改革成果展示窗口。为大湾区企业群众提供了解黔东南、投资黔东南和在线办事专属通道。
加快推进与“大湾区”政邮合作。积极与“大湾区”邮递企业对接合作,按照资费从低原则,统一制定寄递标准。
以奖代补迎接“湾区”资本进入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受访负责同志说,为大力支持和迎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本等要素汇聚进入黔东南州,鼓励广东省的湾区企业来黔东南注册落地、投资兴业,通过发展产业、吸纳就业、联农带农增收等方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黔东南州结合实际,出台了《黔东南州东西部协作以奖代补鼓励广东企业投资的管理办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奖代补的对象主要是广东企业到黔东南州注册的子公司或广东企业参股的黔东南州所属公司。
以奖代补的内容主要是企业在黔东南州实际完成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以奖代补的标准主要是,企业租赁土地,购买、租赁、建设厂房,设施设备及办公用房产生的实际投资;购买交通运输工具;实施建筑安装工程产生的固定资产实际投入,但不包括可共享的操作系统、软件设施。
以奖代补的奖补额度为,申报企业按所产生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15%予以奖补,总限额不超过500万元。与当地的企业、合作社、自然人等成立的合资企业,以合作方中的广东企业实际投资额为基数。
以奖代补的资金池及来源是,全州每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奖代补总额为5000万元,资金由佛山市提供。当全部企业评审后奖补金额总和低于5000万元时,各企业按评审奖补金额领取;当全部企业评审后奖补金额总和高于5000万元时,各企业按5000万元除以评审后奖补金额所得比例乘以评审奖补金额领取奖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奖代补的奖补条件共有四事项:一是广东企业来黔东南州投资前,须在广东省登记注册,正常经营时间超过1年,且有依法纳税记录。
二是申报企业投产后,其产值达申报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倍以上,或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时,可申领奖补。
三是每20万元奖补,需吸纳至少1名黔东南州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或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
四是前一年度领取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奖补金额,在下一年度申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抵扣。
黔东南州坚持市场化原则,用好省财政支持的“桥头堡”专项资金,设立了“桥头堡”壹号基金,用来支持“桥头堡”产业发展。
吸引“大湾区”对“桥头堡”的关注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受访负责同志说,为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对黔东南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注度,黔东南州依托自身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同时借势“村BA”和“村超”两项体育赛事中,“村BA”全网传播量累计超过76.5亿次,“村超”在短时间内的累计全网浏览量已超过300亿次的巨大流量,来引爆黔东南的文化旅游,来吸引“大湾区”对“桥头堡”的关注。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先后推出了“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千人自驾”和“千人徒步”、清水江城市漂流、玻璃滑道、城市灯光秀、户外拓展露营等多个新项目、新业态、新活动,来满足游客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6月,黔东南州共接待游客3824.7万人次,接待粤港澳大湾区游客42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4.2亿元,同比增长22.2%,恢复2019年的107.7%。文化旅游的兴旺,进一步提升了黔东南州的美誉度,进一步提高了游客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对黔东南州的关注度,提升了湾区企业、资本等要素进入黔东南州的强烈意愿。
项目化实物化推进规划实施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受访负责同志说,优秀的资源禀赋、良好的营商环境、到位的贵人服务,黔东南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了项目化实物化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以来,黔东南州持续唱响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抓项目的主旋律,牢固树立“走出去才有希望,引进来才有增量”的意识,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坚定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抓项目,建立产业链招商“两图两库两池”即产业全景图、产业现状图,招商项目库、招商企业库,人才池、资金池,聚力“招大引强”,开展一把手招商、专班招商、部门点招、驻点招商、园区招商,积极招引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黔东南州去年以来共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项目262个、优强企业137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46.6亿元。如,台江县碧桂园鲟鳇鱼三产融合等项目建成投产,“誉福擎天”年产30万吨钡盐系列产品等重点重大产业先后开工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五株集团、明阳集团、华润集团、广能集团、广药集团、海天集团、瑞华制药、粤旺集团、固生堂、越秀集团”等优强企业达成项目投资合作意向。粤黔共建产业园A区正在加快建设,粤黔共建产业园B区(大健康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
现代综合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推进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连接大湾区和黔中城市群的综合枢纽平台,黔东南电商智能物流园仓储中心、黔东南州智慧物流园(一期)、黎平县冷链物流园、高新区国药控股智慧物流中心、锦屏县冷链商贸综合物流园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榕江智慧物流园、榕江木材交易集散中心等项目加快启动。
全州积极开展走出去行动,目前已在“大湾区”设立农特产品销售专馆、专区26个,其中“黔货出山”省外仓8个。
黔东南州对标“大湾区”,深化政务服务业务合作机制,全州16个县市政务服务大厅开通“粤港澳服务专窗”,累计办理大湾区跨省通办业务340件。与佛山、肇庆、江门等市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以打造直供“大湾区”农特产品供应地为目标,深入实施“6个100万”提升工程,获“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67个,麻江县坝芒乡蔬菜农产品、黔山露山泉实业有限公司等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
粤黔持续开展“组团式”共建,深化东西部协作,“大湾区”城市8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黔东南州建立帮扶关系,州内47家医院与省内外55家医疗机构共结成96对帮扶关系。全州共选派12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佛山市跟岗学习,“大湾区”也有教育“组团式”帮扶队员82名、医疗“组团式”帮扶队员28名、科技特派员388名到黔东南州开展帮扶工作。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