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间投资在制造业投资中平均占比超过七成
摘要:据悉,近十年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一半左右,最高时期占比超过六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6月26日,广东召开全省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会议。省有关部门、各省属国企和部分央企、各地市,民营企业家、金融机构参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领导作了推介演讲。
据悉,近十年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一半左右,最高时期占比超过六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是基础设施大省,存量基础设施有广阔盘活盈利空间、增量基础设施还有大量的高端拓展需求,能够为民间资本找到新的投资机会。近十年来,广东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9.5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5.5%,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领域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这些优质资产实际价值已远超当年投资。采用基础设施REITs等权益性工具盘活存量资产,对资产价值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重估,能够实现基础设施资产价值重现,这对民间资本的进入也是一个新的利好。另外,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举措不断落地,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已成为新的增量需求。当前,“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正有序推进,国家明确要求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既有利于更好集中保障重大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也能够自身获得合理的回报。
广东是制造业强省,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配套完备,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为民间制造业投资开辟新的赛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回顾广东制造业发展历程,从工业2.0到工业4.0,从走过“三来一补”的“岭南衣、粤家电”,到如今5G、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并跑乃至领跑世界,广东制造业不断在全球阵列中加速攀升,这得益于民间资本在制造业投资上不断发力。
近五年来,广东民间投资在制造业投资中平均占比超过七成,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上也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今年1-5月,全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2.6%和21%,比全省制造业投资分别快了3.5个和1.9个百分点,是拉动全省制造业投资的主要力量。前不久刚结束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传统产业要分类推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各个环节优化升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事业长青的百年老店;新兴产业要聚焦建设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产业集中布局,打造广东制造新支柱;未来产业要聚焦战略必争领域,抢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技术、深海空天等发展制高点。这为民间资本指明了广东发展的潜力方向和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民间投资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施展作为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明确载体。
广东具有强大消费潜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开展消费升级换代,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入能够成为民间投资新的增长空间。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作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内容,努力在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上下功夫。今年2月省委出台《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围绕提升民生福祉水平,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广东以省重点项目为抓手,总投资615亿元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经开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已建成招生,今年还准备在卫生健康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分别投资150亿元、193亿元的重点项目,较去年提高40.2%和20.6%。民间投资在了解消费升级换代需求,提高社会领域投资效率方面更具优势,在养老、托育、文化、度假、休闲、体育设施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乡村振兴建设等众多与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密切相关的领域有丰富拓展空间。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启动实施,广东在社会民生领域将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影响全局的重大项目,亟需健全多元投资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注入县域发展和强镇兴村。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