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制度+项目” 双轮驱动成果集中发布

2023-05-24 17:31 中国发展网 缪晓琴

摘要:此次开工的方厅水院是水乡客厅“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空间格局中的“一点”,是一体化标志性功能场所,在水乡客厅建设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5月24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联合两区一县政府举行方厅水院项目开工仪式、发布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同时正式建立示范区总规实施体检评估机制和水乡客厅总规划师制度。

此次开工的方厅水院是水乡客厅“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空间格局中的“一点”,是一体化标志性功能场所,在水乡客厅建设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该项目一院跨三地,采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别设置了沪苏浙皖的主题展示空间,寓意长三角三省一市向心汇聚、一体发展。方厅水院围绕两省一市交汇点、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塑造慢行交通跨省域互连、跨域人文交流、国际论坛与会展等核心功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彰显东方智慧与文化自信,完善水乡客厅生态空间和发展空间,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功能品质,让示范区百姓共享跨域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探索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双提升。

示范区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方厅水院项目作为跨省域项目,在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中,示范区执委会全力发挥协调统筹作用,借助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指挥部协调平台,会同两省一市三级八方相关部门,针对跨省域项目审批存在的流程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监管不协调、审批效率不高等难点痛点,不断探索形成了全流程一体化审批新模式。一是施行统一立项,按照两省一市人大授权,由示范区执委会对方厅水院项目进行整体立项并统一固定投资赋码;二是推进一体化审批,针对建筑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查、航道影响评价、施工许可证等审批事项,沪苏浙三地部门共商共研,创新优化审批模式,由原来一个事项“三个文件三个章”优化为“一个文件一个章”,实现跨域项目审批高质高效;三是探索联合监管,三地建设监管部门成立方厅水院项目联合监管工作组,负责项目施工一体化联合监管工作。方厅水院项目建设中首创的立项、审查、招标、审批、监管“五位一体”的全流程模式以及两省一市共投共建共管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省际毗邻区域跨域项目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会议当天,示范区执委会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中心签订《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合作协议》,正式建立了示范区总规批后实施体检评估机制。该机制聚焦示范区总规的实施落地,主要围绕指标体系、专项评估、基础数据、成果应用等内容,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综合总结、趋势判断和问题预警,形成对策建议并反馈指导下一年实施工作,确保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指标得到有序落实。

据了解,《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是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将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提供法定依据。

水乡客厅详细规划从刚开始酝酿到最终批复实施,历时近3年。2019年7月,在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内部工作营中,段进院士提出了在两省一市交界处打造“江南庭院 水乡客厅”的设想,这一理念后续被进一步深化纳入了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为“在两省一市交界处约36平方公里范围,由三地合力打造一处水乡客厅,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两省一市高度重视水乡客厅建设,强调水乡客厅是两省一市合力打造的公共空间,要求将水乡客厅打造成为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的功能样板,塑造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引领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集中展示区。

在2020年8月示范区首届开发者大会上,沪苏浙共同启动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41家知名设计机构报名参与,最终择优确定了5家单位入围方案竞赛,历时三个月形成了5份国际征集方案,之后由段进院士团队进行整合深化,形成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成果。2021年4月,示范区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城市设计成果,5月召开的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沪苏浙皖主要领导听取了城市设计成果汇报。随后,示范区执委会牵头,会同两区一县启动水乡客厅详细规划编制。2022年1月,水乡客厅详细规划经示范区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后,编制团队又根据上位要求做了修改完善。经社会公示、专家评审、示范区规委会审议等程序,5月18日,规划由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启动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到详细规划批复,历时三年多,成果来之不易。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重点突出了四个特性,一是示范引领性,通过“国际征集+院士整合”的形式,体现“国际标准、世界眼光”与“中华风范、江南特色”的有机融合,并通过组织专家咨询、技术评审,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引领性;二是跨域协同性,以示范区执委会为统筹协调平台,充分对接两区一县各种诉求,打破行政边界进行用地布局和功能设置,携手共绘一张蓝图,形成发展合力;三是传导穿透性,充分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穿透性传导上位规划管控指标,牢牢守住发展底线;四是落地实施性,规划编制中开展深入调研对接,并与提前谋划的生态整治、基础设施等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紧密衔接,确保项目方案精确落地。

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共13章、45节,并包含了42张图集以及详细图则,重点明确了发展定位、目标愿景、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体系、生态环境等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规划范围,水乡客厅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四个镇各一部分,总面积约35.8平方公里。

二是功能定位,水乡客厅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就可见可现的集中展示区,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长三角一体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制度创新试验田。

三是建设目标,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838.32公顷,另外,三地各预留机动建设用地2公顷,开发强度控制在25%以内。到2025年,三地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全面开展,生态系统和交通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建设,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蓝环水系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示范产居、人文、生态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水乡客厅,建设成为跨行政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与核心承载地。

空间布局和规划策略方面:一是在空间结构上,水乡客厅构建“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塑造江南韵、小镇味与现代风交融的新江南风貌,蓝绿空间占比约75%。“一点”即方厅水院,寓一体发展,充分挖掘长三角原点的独特内涵,围绕该地理标志打造一处可感知、可体验、可激发一体化认同的标志性功能场所。“一心”即临近长三角原点,是客厅核心区,包括创智引擎、科创学园和会展村苑三大组团,发挥“客厅”作用,布局建设多样的创新聚落空间。“三园”即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三个主题展示园,以湖荡圩田为基底,将现代绿色生态理念和技术与历史悠久的传统理水治水智慧文化相融合,打造运用湿地净化、水源涵养、循环农业、圩田再造等技术手段,形成有机融合的蓝绿空间和生态系统,打造世界级湖区的特色景观。“三区”即金泽、汾湖、大舜三大功能区,集创新聚落,以存量改造和择址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有机嵌入区域级、标志性的创新服务、文化创意、科教研发、生态体验等功能性项目,呈现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场景。“三道”即蓝道、绿道、风景道,链水乡风景,通过水陆交通组织,串联自然地理和人文风景,打造以“锦绣江南、十里画廊”为建设目标的水乡客厅蓝环。“多村”即科普村、创新村、文旅村,促乡村振兴,通过功能提升、风貌整治、局部更新等策略,盘活并优化村庄建设用地,营造三生融合的水乡村落。

二是在产业发展上,将好风景与好人文植入创新产居网络。作为长三角新经济创新前沿、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地,成为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核心区。

三是在公共服务与住房保障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布置均衡优质的服务设施,发挥社区生活圈基础性和综合性作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在交通体系和市政设施上,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交通设施,跨界互连,一体化构建水乡客厅与外部骨干道路的路网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转换和无缝衔接,构建便捷、安全、绿色、低碳、智能、经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坚持绿色、智能,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建构绿色智能市政设施体系。

五是在生态环境与安全防灾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快推进生态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率先探索双碳目标实质性落地的集中引领区。着力实施减量、增容、提质,共筑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搭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制度体系、完善集成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现代化强韧的安全保障系统。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