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红色沃土滋养文旅融合硕果
摘要:甘肃玉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诞生过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石化基地,是工业人、石油人心中的圣地。这里,地处戈壁腹地,祁连山下,因石油资源日益减少,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的地方。
“小小讲解员”正在为小朋友讲解铁人精神
红田园农民丰收节
借力红色资源,文旅融合添活力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徐玮记者王斌报道 甘肃玉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诞生过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石化基地,是工业人、石油人心中的圣地。这里,地处戈壁腹地,祁连山下,因石油资源日益减少,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的地方。
经过十多年努力,借助工业旅游的发展,玉门成为讲好工业故事、传承铁人精神的阵地。2022年11月,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53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昔日的工业遗迹,蜕变为“红色打卡地”,让这座“因油而生”的英雄城市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玉门市先后筹资3.84亿元,开展油田工业文化遗迹保护和文化挖掘,以加强保护为原则,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2018年10月,玉门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成立,这是玉门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一次新探索。铁人王进喜纪念馆、693人防教育基地、老一井、铁人故居……全市23个红色文旅体验项目令游客应接不暇。
自成立以来,学院先后承办省内外干部培训380期,3万余人次,各类参观考察、主题党日、研学交流4500多批,38万余人次,已成为省内外党员干部、工人学生、游客群众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铁人精神的大熔炉和大课堂。
为丰富旅游内涵和形式,铁人干部学院还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组建研学事业部,开发了自然生态、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国防科工5个系列研学课程体系,推出了“大国工业、民族自信”等6条研学主题线路。
如今,走进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随处可见以红色为主调,特色鲜明的导览图、景点介绍、安全提示等,窑洞上的文字诉说着曾经的石油故事。走过井架、抽油机、储油罐、工人窑洞、专家楼等工业遗迹,游客能清晰感受到老一辈石油人奋战留下的足迹。
60年来,铁人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历久弥新。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正是一部关于红色记忆的缩影。
作为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文旅因“红”而强。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文旅产业不断融合,玉门红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立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打造全省一流干部培训基地,全市红色旅游发展迎来“黄金”时刻;“红田园”田园综合体已成为市民游客感受时代发展变迁、接受红色教育洗礼的重要实践基地;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建成开馆,在沉浸式游览中感受工业魅力,游客纷至沓来……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