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山西晋中: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 全力以赴保障粮食安全

2023-04-21 12:57 中国发展网 郭建军

摘要:今年,晋中市锚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坚决保障粮食安全”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再建高标准农田8.76万亩,新增和提质水浇地5万亩以上,建设有机旱作生产基地4万亩,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万亩以上,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向低山丘陵耕地、向多环节全程托管拓展,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378.9万亩、总产量15.45亿公斤。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今年,晋中市锚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坚决保障粮食安全”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再建高标准农田8.76万亩,新增和提质水浇地5万亩以上,建设有机旱作生产基地4万亩,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万亩以上,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向低山丘陵耕地、向多环节全程托管拓展,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378.9万亩、总产量15.45亿公斤。

保护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宽阔平坦的农田里,播种机精准作业、植保无人机凌空飞降……建设高标准农田,让农业生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今年,晋中市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规模种植的同时,将持续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为全市粮食生产插上腾飞的翅膀,最大限度助力农民实现丰产丰收。目前,晋中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58.5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农田52.28万亩)。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核心要素,也是粮食生产的“芯片”。晋中市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精心选育玉米、杂粮、蔬菜等作物试验示范新品种累计1000余个,并从中筛选出200余个优质高产高抗、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种向全市广大农民推广。其中,研究培育出的“蜜冠”南瓜(短蔓型)是国内首例种间杂交品种,填补了全国种间杂交的空白,有效促进了现代种业与小农户的紧密衔接,有效提升了种业效益。

近年来,晋中市以粮食生产为“纲”,以土地集中流转规模经营为重点,积极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山西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立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科研示范基地、省级十大产业集群有机旱作生产基地,全力建设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并进行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形成玉米、高粱、谷子、荞麦等15种典型旱作农业种植模式。

同时,改变过去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种植模式,加快土地集中流转,围绕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以社会化服务平台和组织体系为载体,引导服务主体与农业科技公司、龙头企业、高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组织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盼。为守住管好“安顺粮仓”,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让全市老百姓的“米袋子”“油篓子”数量充足,晋中市将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切实守牢耕地红线,稳步提高生产能力,高位推动有机旱作,加快发展农业托管,全力以赴确保晋中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