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对策研究
摘要:后疫情时代,如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为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厚植土壤营造良好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百姓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的自己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了联组会,再次就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论述。但近年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同样也对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后疫情时代,如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为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厚植土壤营造良好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引擎,是浙江最具辨识度的一张“金名片”。40多年来,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助推我省实现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已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全省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GDP增速0.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已增加至67%左右。2022年我省民营企业增加值1.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3%,增长贡献率达83.2%,规上工业前十大行业中,6个行业的民营比重超8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6.9%,占比78.3%,增长贡献率达97.7%。
二是已成为创业创新主战场。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发展呈现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2022年,浙江省市场主体中民营主体占比超过96%,世界500强企业中,我省入围的9家企业中有6家民营企业,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上榜107家,入选企业数量连续24年居全国首位,且行业分布较广,涉及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行业。创新动力不断增强,2022年浙江省百强民企,R&D费用投入达2044亿元,同比增长44.65%,有29家参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领域内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三是已成为共同富裕主引擎。民营经济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贡献不断提高,在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我省税收收入的73.4%来自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就业人员占比达87.5%。民营经济参与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程度不断提高,全省民办养老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占比均超过一半。
二、当前影响我省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形势不明。当前,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疫情冲击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大国博弈和地缘冲突更趋激烈持久,全球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金融风险事件多发等等,已对全球经济走势产生巨大影响。国际市场环境不稳定,需求明显不足,导致企业特别是经营出口业务的企业订单下降、下单延迟,产能释放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信心。今年1-2月,全省外贸出口值同比下跌6.4%,低于全国整体水平7.3个百分点,我省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更是分别下降19.8%、11.1%、7.2%。
(二)要素制约增大。我省民营企业中多数仍为中小微企业,规模偏小,要素的获取能力天然不足,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近年来,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不断上涨,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企业经营发展困难重重。如台州市椒江区规上工业民营企业2021年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3.38元,比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增加2.82元;长兴县规上企业2022年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91.5元,比上年增加4.8元,其中用电、用气成本同比分别上涨51%、18.8%。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浙江省民营企业大都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能顺应客户端需求,普遍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总体氛围仍不浓。从企业家层面看,受舆论及宏观环境影响,群体缺少开创意识,敢闯敢拼精神有所弱化,出现“躺平”心态、“小富即安”情绪,不愿在自主创新上投入更多。从人才储备上看,引才难问题普遍存在,除杭甬主城区外的中小民营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难度很大,即使引进了也很难留住。从资金投入上看,受创新研发周期长、回报率不稳定等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很难支撑一个完整的创新研发体系。如台州市椒江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情况显示,该区428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中,有R&D投入的仅有188家,占比43.9%,一半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没有R&D投入。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不够完整。经过多年发展,浙江省已培育了一批产业集群,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中,浙江省共有17个产业集群入选,也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有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但同时,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构建仍不够完善,没有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协作机制,形成多层级的产业配套,集群内多数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如“三通一达”在国内快递市场有着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通过“快递回归”招引了一批“三通一达”的二总部回归浙江,却没有和电商、安防、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本地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开展要约合作。
(五)政企关系“清而不亲”。多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比如有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对政商交往行为边界把握不准,存在“怕犯错担责”心理,“为清舍亲”,出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但事难办”情况;比如有些干部认为民营企业发展只是企业主获利,对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认识不足,缺乏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的动力等等。
三、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建议
后疫情时代,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要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效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化机制,破除壁垒,加大帮扶,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市场体制环境,帮助企业稳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激发经济活力。
(一)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坚定信心是应对后疫情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实现逆势发展的有力措施。要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弘扬创业创新,形成有利于民营企业家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健康氛围,提升民营企业家的获得感,让企业家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要鼓励民营企业家秉持优良传统,发扬浙商“四千精神”,以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凭信心渡过发展难关,靠信心寻求发展机遇,在市场搏击中激流勇进,敢闯敢试,谱写新的创业史。要搭好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深入对接市场,帮助企业寻找商机、抢抓订单、扩大渠道。
(二)进一步破解要素瓶颈。要强化政策集成,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稳定性和逆周期调节力度,细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抓好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减负强企政策直达落地,纾解企业发展困难,让企业得到真正实惠。要让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使劳动力、资金、能源等资源要素按照市场规则得到充分共享,降低民营企业使用资源要素的成本。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支持民营企业改造提升低效用地,强化民营企业用地保障。要完善能耗“双控”政策,推动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支持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减少人工成本、能源成本,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引导作用,重点扶持高新技术型、科技成长型民营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要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要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核心技术攻关,开发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要鼓励民营企业加强与平台高校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进程,通过科技市场、技术入股和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等方式和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大力支持企业引才引智,吸引培育科技型创业者、名企高管型创业者等新型创业人才,鼓励企业与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到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等“人才飞地”,增强民营企业人才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实现民营企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核心合法权益。
(四)进一步完善产业整合发展机制。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创新探索数字化、链条式、平台型的产业整合发展机制,加大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力度,增强产业联动、集聚发展势能,培育壮大民营企业。要探索推动产业统筹,健全省域内的产业转移调度机制,聚焦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强化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业务协同,构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共同发展。要构建产业生态体系,针对重点产业链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全方位增强金融、土地、能源、应用场景等核心要素供给,提前布局研发创新、产业孵化、成果转化、审批准入等产业发展共性需求,厚植产业发展土壤。要引导企业拓展产品的关联应用,促进产业扩量提质,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要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围绕集群内、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核心环节,整合资源力量,充分放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开展靶向重大项目招引,形成裂变效应,形成同类企业集聚的生态体系,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造更加广阔和更加便利的发展空间。要坚持清而有为、亲而有度,坦坦荡荡与民营企业交往,深入企业了解民营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理直气壮、全力以赴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要发挥政府信息整合能力,帮助民营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对接,为企业增加订单。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亲清互动平台,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提升服务效能,营造好一流公共服务环境。要推进企业合规建设,深入实施今年初出台的《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最大程度激活市场及企业的活力,营造好一流法治环境。要重商、尊商、安商、亲商,激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社会氛围,营造好一流人文环境。
(浙江省委党校第七期中青二班二组)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