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技创新助力海上“春耕”生产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春暖花开时,以增养殖模式为主的海上“春耕”生产也在大连市各地海域陆续展开。在位于金普新区的棒棰岛刺参原种场,技术工人乘船来到围堰海域,查看网箱里海参苗的生长情况。据介绍,这些苗种的母体都是刺参原种苗,去年6月份在育苗室里繁育出来后,就转移到海上培育,经过九个多月的跨年生长,目前身长已达到3~5厘米,“五一”前后就可以投放到海里进行底播增殖。
海参是大连市渔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扶持海参养殖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及鼓励办法,围绕育种、养殖等重要环节开展科技创新,大连市积极构建种业体系,发展网箱生态养殖,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拓展海参底播增殖的发展空间,打造海参健康养殖完整产业链。据了解,大连市海参养殖模式以开放式生态养殖模式为主,全市海参底播增殖面积约130万亩、占海参养殖面积的60%。近年来,结合大连市实际,不断完善海参产业体系建设。一是积极构建种业体系,保证辽参种质,大连市现有国家级刺参原种场1个,省级刺参良种场11个。二是推进全市海洋牧场建设,充分发挥牧场绿色属性,有效拓展海参底播增殖的发展空间,全市共有国家级海洋牧场28家。三是发展网箱生态养殖,选择适宜海区,适度扩大海参网箱生态养殖面积。据大连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池塘养殖相比,网箱生态养殖具有投资见效快、管理简单、单位产量高、品相好、出成率高等优点,使大连市成为全国刺参优良苗种的供应基地,巩固了大连海参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领跑地位。
据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网箱生态养殖技术近年在大连市水产养殖企业广泛应用,这种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的成功,依靠的是优质种源保护、繁育技术研发及渔业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投入。作为国家级刺参原种场,棒棰岛水产每年科研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今年春季,公司出产的底播海参苗达到15万斤,比去年增长了15%左右。今年,公司还要建一个一万立方水体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种库的刺参活体分库,并进一步扩大生态育苗数量,计划新建5000个生态网箱。
据介绍,在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健康养殖模式的同时,大连市始终突出健康养殖这一核心要素,把行业监管贯穿养殖生产全过程。去年,完成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3961批次,合格率达到99%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大连市海参增养殖业规模已达200万亩,产量5.8万吨,占全国近四成、占全省九成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