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 “跨境理财通”业务迎来新机遇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刘婧汐、记者皮泽红报道 4月6日,广东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云喜介绍了“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的情况。
郭云喜说,2021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上线后,粤港澳三地投资者广泛参与,市场反应热烈。2022年,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试点银行平稳上线,投资者数量和资金划转稳步提升,成为畅通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一大亮点。2023年,随着港澳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跨境理财通”业务迎来新机遇,部分试点银行“南向通”业务在2月份增长超四成。截至2023年2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已有31家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为4.36万名个人投资者提供相关服务,涉及跨境资金汇划1.86万笔,金额26.66亿元。其中,“南向通”资金汇划20.97亿元,“北向通”资金汇划5.69亿元。
郭云喜介绍了 “跨境理财通”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者积极参与,热情度高。目前参与“南向通”的内地投资者达1.21万人,参与“北向通”的港澳投资者3.15万人。港澳投资者人数较2021年末增长1.3倍,增长速度是内地投资者的2.2倍。
二是试点银行主动开拓,提供全面服务。目前参与试点的31家内地试点银行,涵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等机构。其中,8家试点银行已同时与香港、澳门银行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为投资者提供理财资金闭环汇划渠道;20家试点银行同时开通“南向通”和“北向通”业务,使粤港澳三地投资者都能享受投资理财服务。
三是理财产品稳健多元,满足投资者不同偏好。目前,“北向通”可投资产品范围涵盖中低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和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南向通”可投资产品范围涵盖中低风险等级的债券、基金、存款等产品。截至2023年2月末,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6.73亿元。其中,“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39亿元;“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4.34亿元。无论是“北向通”还是“南向通”,三地投资者的投资品种均已覆盖所有可投资的产品范围。
就在探索大湾区规则机制衔接对接过程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郭云喜认为,“跨境理财通”展业中,银行只有充分了解潜在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真实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其业务成效。其中的最关键之处,就是要熟悉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投资政策法规、投资市场特点和趋势、投资者对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等等。为此,我们指导内地试点银行与港澳银行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在账户服务、跨境金融服务、系统对接、信息管理、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形成一套适应三地法律框架和监管要求的业务模式。
据悉,一方面,“跨境理财通”提升了内地银行对香港、澳门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和思维的了解,也促进内地银行对港澳体系金融法律的适应能力,为下一步内地金融机构业务“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跨境理财通”为港澳金融机构提供了了解内地投资者需求的一个窗口,提升港澳金融机构向内地展业的能力,推动他们为内地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从而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下一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继续加强与三地监管部门合作,充分发挥银行业自律机制作用,落实结算银行的主体责任,为“跨境理财通”试点业务行稳致远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同时,坚持“金融为民”理念,紧扣市场需求,指导参与试点机构进一步优化业务办理。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动态监测“跨境理财通”业务运行和发展态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扩大“跨境理财通”的服务范围,提升大湾区居民跨境理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更多的投资者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推进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全方位互联互通,实现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