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制造业当家

2023-04-04 17:2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记者: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惠州如何以制造业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今年新春伊始,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清晰指明了广东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惠州市依山傍海、区位优越,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惠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狠抓工业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突破。借着全国两会在京召开的机会,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市长温金荣。

记者: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惠州如何以制造业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州港集装箱码头。 王建桥/摄

温金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惠州来说,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将坚定信心决心,持续做强支柱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挺起产业“脊梁”,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在支柱产业方面,惠州统筹考虑发展基础和未来前景,坚定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2+1”现代产业集群。近年来,已经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发展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接下来我们将瞄准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在做大做强炼化上游产业的同时,发展壮大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做长做精产业链条;围绕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强化与广深佛莞等城市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着力补齐产业链关键节点,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同时,充分发掘惠州生态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加快打造以中医药产业为特色,医药、器械同步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在传统产业方面,惠州的纺织服装、制鞋、家具、食品加工等有很好的基础。我们将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焕发传统制造业新活力。着力培育“链主”企业,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生产基地、产品品牌、销售网络,重塑产业链供应链。

在新兴产业方面,惠州将紧盯储能电池、基因技术、海洋经济等领域,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产业新赛道。比如,广东正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惠州已经聚焦了一批优质企业,有条件、有实力挺进“第一方阵”。

记者:惠州邻近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在推进大湾区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协同发展水平?

温金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也是新时代惠州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加紧密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在湾区协同发展中推进惠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要强化产业联动,不断增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势能。惠州发展空间大,陆地面积占大湾区1/5,可以服务大战略、承载大项目、打造大产业。近年来,惠州将园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高标准建设3个国家级园区和7个千亿级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产业承载大平台。接下来,我们将坚持走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路子,依托“3+7”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强与湾区城市政策对接、产业互嵌,全力推动湾区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助力大湾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强化科技协同,积极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大湾区科创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和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惠州正在加快建设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先进核能前沿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重离子微孔膜、化石能源高效利用等领域,促进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涌现。同时,注重发挥广深港澳教育、科研资源优势,按照“沿途下蛋”的思路,探索“湾区研发+惠州转化”“港澳产品+惠州应用”等产业化模式,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健全从技术研发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培育的全链条转化体系,促进更多“从1到10”的重大科技成果首选在惠州转化。

要强化交通联通,加快构建大湾区东部门户枢纽。惠州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谋划建设了“丰”字交通主框架,推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空港海港互联互通,以开放理念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先后建成厦深铁路、赣深高铁、莞惠城际等项目,广汕高铁即将建成通车,未来惠州将拥有3条城轨、6条高铁、超10个高铁站,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要强化民生共享,携手共建大湾区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惠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优美,还是首批“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两次捧得“长安杯”,社会安全稳定。当前,正加快建设“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台侨综合服务平台,更加便利广大青年和高素质人才来惠州创新创业、居住生活。同时,惠州还是大湾区内重要的“菜篮子”和“水池子”,我们将持续做好供应保障。

记者:营商环境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惠州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更加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温金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惠州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从方便行政管理转向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不断优化政务环境,用一流营商环境润泽一流创业沃土。我们持续加大惠企纾困力度,去年出台稳经济127项政策和78项接续政策,三年企业总量新增50%左右。今年,我们将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进一步提升政府效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推动办事效率“快起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共享,深度拓展“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应用场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继续开展服务企业“直通车”活动,面对面受理企业诉求,努力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刷新项目建设的“惠州速度”。

二是推动资源要素“活起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资金、土地、用能等要素优先投向制造业。坚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建设,每年供应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推动银行机构信贷资源向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倾斜,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比达50%以上。用好100亿元的产业投资发展母基金、市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三是推动更多企业“强起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抓好惠企政策落实,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加快形成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型企业承天启地、小型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生态。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