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之间需要实现互补融合发展
邓智平
有观点认为,现代化必然导致农民的终结和村落的终结。“终结论”不仅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实践中也存在大国与小国的区别。大国即便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再高,也不会让农业、农村消亡;小国和城市国家则完全有可能全部工业化和城镇化。例如,即便是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依然存在大量的农业、农村、农民,且同样面临农业效益低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任何国家都要应对的共同命题。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情下,即便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不管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因此,必须把乡村振兴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补齐现代化的农业、农村短板。
对大国来说,“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尽管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农业是弱势产业,但人必须依赖农产品维持生存,金钱无论多少都是不能直接吃的。因此,农业是与生存和生命休戚与共的战略性产业,与财富多少和富裕程度无关,虽然财富可以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和农产品,但进口依赖度越高,命运就越容易被他国控制。特别是对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即便不论战争、出口封锁等特殊情况,就算能从国际市场顺利购买农产品,可又有谁能供给如此之多呢?所以不能单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待“三农”问题,更要从政治安全的角度看待“三农”问题,即“三农”问题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即便是实现现代化后,农业生产不符合工业国的比较优势,大国依然须臾不可以放弃农业、农民。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当今世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大规模补贴农业、农民了。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谁来养活中国”一直是西方国家看空中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中国必须应对的战略问题。
对小国或者高度城镇化的个别地区来说,即便农业、农村、农民消失了,也不可能消失“乡”的元素和特点。从人的需要角度来看,城市和乡村因为其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环境特点、比较优势,所以始终不会趋于同质,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成为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民的理想选择。如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为了逃避繁忙的工作、拥挤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常常会到乡村旅游、休闲放松,而生活在乡村的农民则希望到城市中看一看、走一走。著名城市社会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把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称为“田园城市”。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如是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霍华德的这段论述隐含的意思是:就像男女一样,城乡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是异质性的,城乡之间需要像男女联姻一样实现互补融合发展。现代田园生活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集中到一起。集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田园城市”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中,通过建设公园绿地、碧道湿地等在“城”中增加“乡”的优点;另一种是在“乡”中不断增加“城”的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城市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入农村。现代人向往农村生活不是向往农村泥泞的小路、污秽的厕所、黑暗的夜晚……必须加速从低水平的传统田园生活向高质量的现代田园生活跃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对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田园生活实施符合现代人生活标准的改造,将其建设成为工业文明乃至知识文明条件下的现代田园生活,这才是人类理想生活的栖息地。
综上,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共同构成一幅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完整图景。迄今为止,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一个没有真正完成的发展事业。城乡对立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消失。中国作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消除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摘自《乡村现代化的中国之路》,有删改)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