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
摘要:下一步,新泰市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进一步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促合作,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共同开创社会信用信息助推金融服务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曹淑涛、记者高杨报道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应用价值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发展,帮助银行业创新开发“三农”领域信贷产品,精准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工作。2月23日,山东省新泰市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人行新泰支行、新泰市农村商业银行相关负责同志和业务工作人员参加。
会议期间,人行新泰支行传达学习了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并就如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创新优化融资模式、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详细安排和部署。市信用办工作人员展示了新泰市智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息归集情况,并详细讲解各类信用信息的数据标准、更新周期、入库方式、大数据计算规则等,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信用信息归集的赞成度和认可感。随后,新泰市农商银行介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新泰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赏,明确表示全力支持“社会信用+金融征信”融合工作,进一步解决金融机构贷前审查的短板,推动信贷资源向农村汇集,大力保障乡村振兴金融供给。最后,三方就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指标、信息采集原则、指标含义以及更新、整理、存储要求等规范标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会后,三方就信用信息应用价值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发展达成一致,共同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三方技术和政策的合作交流,不断夯实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基础,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化、电子化,力争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社会信用平台与农商行“泰山e贷”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线上调用、联合建模、智能授信”方式,进一步挖掘信用信息价值,将“无形资产”变“有形资本”,推动多样化、多层次信用信息金融应用服务,实现“数据变现”,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等问题。
据悉,近年来,新泰市按照“政府+市场”双轮驱动,“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共建”的推进思路,探索建立了统一的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制度,目前已归集各类信用信息9900万余条。通过建立“双查询”机制、拓展信用信息查询途径等方式,在信用信息促进市场主体融资贷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3 年1月末,新泰市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 175.25 亿元,较年初增加 0.36 亿元,涉农贷款余额 122.5 亿元,较年初增加 0.55 亿元,增幅 0.46%。支持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余额9.28 亿元,其中,龙头企业贷款余额 2.22 亿元,家庭农场贷款余额 0.39 亿元,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 0.36 亿元,专业大户 5.82 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下一步,新泰市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进一步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促合作,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共同开创社会信用信息助推金融服务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