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打好“组合拳” 谱写乡村振兴曲
玉门枸杞种植
小金湾“智慧养羊”场
玉门花海镇蜜瓜
清泉万亩人参果基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韩璇 何萍 记者王斌报道 在玉门市赤金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小韭菜”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大产业”;在玉门市清泉乡绿叶、紫花的人参果成了群众致富的“金果果”;在玉门市小金湾乡传统养殖有了“科技范儿”,群众养羊走向了现代化……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在甘肃玉门市“开花结果”,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记者了解到, 近年来,甘肃玉门市坚持精准发力,把建强产业体系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做大做强“瓜果菜猪羊草”六大特色产业,产业振兴逐步走上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现代化“快车道”。
特色产业形成“小气候”
玉门市瞄准持续推进大畅河6000亩标准化蜜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全域化全品系种植区,发展蜜瓜产业8万亩。
启动运营枸杞小镇,发展富硒零农残枸杞1万亩,成功举办了首届甘肃酒泉枸杞博览会,玉门被评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规划建设万亩番茄产业园和长山岭万亩韭菜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发展蔬菜产业10万亩。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蔬菜、花卉、玉米等作物种子繁育、品种研发,发展制种产业10.22万亩,规划建设现代种子产业园和市域集采集配中心。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玉门市一个个具有地理标志和乡土特色的农产品,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
新型主体逐步“挑大梁”
玉门市小金湾乡是一个以畜牧养殖为主的乡镇,村民多以养羊为主。该乡依托玉门市肉羊生态产业园智慧化养殖基地,建立“智慧养殖平台—4+1模式”,将人工智能养殖与大数据平台相结合,实现智慧养殖、智慧管理。
加快发展绿色畜牧产业,玉门市以新希望、玉美羊、饮马牧业为龙头,建成玉门市肉羊生态产业园,新建暖棚圈舍1125座,新改扩建千只肉羊养殖场8个,调引羊只1万只;持续提升伊汇肉羊屠宰加工能力,建成年加工1万吨的牛羊肉副产品加工生产线1条。建成民旺、镓华等生猪标准化示范场6个,新改扩建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个;建成万亩优质苜蓿生产基地4个、千亩苜蓿生产基地12个、百亩基地30个。
2022年全市肉羊存栏75万只,出栏65万只,肉产量1.01万吨;生猪存栏9万头,出栏13万头,肉产量1万吨;人工种草种植面积23万亩,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7.45亿元。
特色农产品树起“大招牌”
近年来,玉门市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重点打造“独一份”“特中优”“好中好”特色农产品,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个,累计认证农产品数量达到45个。
积极组织全市农业企业、合作社参加“甘味”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第二十八届兰洽会等各类省内外展会5次,“陇宇枸杞”和“昌马百草羊”入选“甘味”农产品商标品牌,“赢瑞”辣椒、“陇宇”枸杞、“昌马百草羊”被评为“酒泉市十大农产品”,“玉门珍好”区域公共品牌成功入围2022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昌马镇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玉门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冷链物流延长“生命线”
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一环,是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内容,玉门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
玉门市着眼于加强农产品冷链运输、低温配送、冷链销售等环节的高效运转,鼓励农产品流通经营主体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至目前,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3个,新增库容14400立方米、贮藏能力2880吨,引进投资10亿元建设玉门市县域集采集配心中及冷链仓储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
标准化的冷链物流建设,解决了分散小农户的生产问题,有助于提升品牌孵化能力,是增强稳定供应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玉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补短板工程。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