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凝心聚智多措举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孙弋弋
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是浙江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和勤劳之果:在全国工商联“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总得分排名中,浙江省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名列第一,摘得“三连冠”;在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中,浙江省的数量也连续24年全国第一;2022年,浙江在册市场主体达943万户,净新增市场主体74.9万户,比前一年增长14.7%,按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计算,每7个浙江人就有一个创业者。
近年来,浙江省紧紧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目标,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与监管,以杭州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契机,率先探索以数字化为鲜明特征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索服管融合的数智环境
浙江如何打造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不断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在全国首创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利用数字化优势,上线营商环境集成应用……这一揽子措施形成了营商环境改革的浓厚氛围。
首先,推动全业务“两端”集成。浙江省依托全省统一的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和政务服务中台,将所有涉企业务集成到浙政钉和“浙里办”两端,政府的服务监管通过浙政钉实现,企业在“浙里办”营商专区集中办事。
浙江省政协委员、民进杭州市委会副主委、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在今年浙江省两会“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以一张工程奠基的照片,亮出西湖大学与富阳共建光电研究院66天完成从签约到奠基的“浙江速度”。
第二,推进全省域一体化模式。浙江省将传统的营商改革推进、营商环境评价等都通过数字化支撑来实现,构建营商工作指数,贯穿省市县三级,形成省级引领、市县协同的一体化业务推进模式。
第三,提升全闭环效能。浙江省创新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模式,构建18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249个靶点的全量实时在线的无感监测体系,建立了监测-预警-整改-提升的闭环治理机制,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实现调查人员、成本和时间均下降90%。
全面营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准施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是浙江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另一个法宝,对保持浙江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强化惠企助企政策保障。浙江省先后出台5批稳进提质政策举措,健全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实现为市场主体减负4000亿元以上;兑付涉企政府性补助补贴资金1088亿元,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2233亿元;积极争取社保政策支持,减轻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440亿元;制定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意见,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复元气。
2022年12月初,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后,浙江相关政府部门立马通过包机、拼机、航班等模式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仅当月就有20多个团组“走出去”,拿到了意向订单180多亿元。
第二,强化市场公平竞争。浙江省制定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措施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制定修订,全国率先实施省域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
在政策体系完善方面,浙江连续出台了《浙江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方案(2.0版)》《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等。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从创业扶持、创新推动、市场开拓、财税支持等多个方面,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作出了保障。
第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化知识产权“一链条”保护,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保护办案10041件、专利快速审查11388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477笔;开展国家第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
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
法治,是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的基础。浙江坚持立法先行,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开创了警方对企协同服务、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知识产权审判运行机制、“共享法庭”、法律顾问服务进网格等创新工作机制,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首先,加强法治护航保障。加强涉营商环境法规规章“立改废”,清理不符合改革要求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商事共享法庭建设,开展深化行政调解试点工作,探索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繁简分流模式。
第二,创新执法监管模式。持续扩大“双随机+信用”抽查事项覆盖范围,行业信用监管拓展到39个部门51个领域。创新审慎精准监管模式,分行业分区域制定柔性监管事项清单。
据了解,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归集数据33.56亿条,在全国率先建立5类主体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在政务领域,打通全省327个信用相关系统,构建纵横贯通的应用协同大格局。
在浙江新昌,当地通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整合精简执法队伍,下沉执法权限和力量,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全面推进执法监管数字化改革,改革后综合执法案件同比增长47%,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6%。
第三,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推进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全覆盖工作,覆盖率90%以上,浙江省有千家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开展合作。
着力提升全面接轨的开放环境
伴随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旧有的要素禀赋如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都在消退,提升软环境愈发成为维持增长动能的关键,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浙江自上而下的关键要求。
首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舟山港口岸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增开放面积112.5平方公里;“单一窗口”申报单量累计超15.2亿票,居全国第二。
第二,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度。深化“四港”联动发展,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先放后检”等通关便利化改革,企业单次准备报关资料由5分钟降至0.5分钟。
第三,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推进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覆盖浙江省各地市,推动省内跨境电商综试区、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置跨境电商前置仓、跨境电商进口“退货中心仓”等建设。
2023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浙江省委召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提出了“强力推进改革攻坚,加快打造高质效改革先行省,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的目标要求。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浙江省将坚持高标准引领、体系化推进、切口式牵引、整体性跃升,深入落实“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要求,聚焦政务、法治、市场、生态、人文“五大环境”协同发力,重点实施一流营商对标行动,推动营商环境关键领域改革突破,持续打造有浙江辩识度的营商环境特色品牌。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