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湧:控通胀仍是欧洲央行最紧迫目标
摘要:从2023年欧盟经济发展趋势对中欧经贸合作的影响来看,我国对欧盟出口面临挑战,但从欧盟进口有望扩大。
杨长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023年欧盟经济发展趋势显示,欧盟经济滑向衰退边缘。综合各方判断,2023年欧盟经济增速预计为0.3%左右,甚至不排除衰退的可能性,不仅远低于2022年3.6%的增速,也低于疫情3年来欧盟经济1.1%的年均增速。德国经济大概率衰退,法国经济将接近零增长。
究其原因:一是乌克兰危机还在持续且前景不明,地缘紧张局势仍将延续。二是俄欧围绕能源贸易的斗争加剧,将导致欧盟能源问题雪上加霜。三是围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美欧贸易与产业摩擦不断,加之美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欧盟对美出口阻力加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乌克兰危机、高通胀、紧缩货币政策等主要负面因素2022年都已出现,但形成综合效应具有滞后性,因此其对欧盟经济的影响预计在2023年将继续显现。
控通胀仍是欧洲央行最优先最紧迫的目标。2022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大幅加息,截至2023年2月累计加息300个基点,预计2023年政策利率将继续显著上升。同时,从2023年3月开始,欧洲央行还将启动缩表计划,每月最高减少150亿欧元的债券持有额。但是,欧盟经济滑向衰退边缘,使得欧洲央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面临明显挑战,预计加息呈现“小步慢走”态势,甚至不排除出现反复。
欧盟对我国经贸政策的动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强调不寻求对华“脱钩断链”。二是主动推进对话和重点领域合作。2023年中欧高层互访及经贸等领域对话有望加强。同时,欧盟在绿色、数字等重点推动的战略性新兴领域主动释放对我国的合作意愿。三是部分领域合作面临挑战。欧盟正在准备“政策工具箱”,包括制定关于外国补贴、国际采购、反胁迫工具、直接投资审查等系列政策。
从2023年欧盟经济发展趋势对中欧经贸合作的影响来看,我国对欧盟出口面临挑战,但从欧盟进口有望扩大。欧盟是开放型经济体,经济不振下各成员国扩大对我国出口的意愿预计明显上升,而我国市场潜力释放、经济增长提速,加之出入境管理措施优化,无论是自欧盟货物进口,还是旅游等服务进口预计都会扩大。
我国利用欧盟企业投资挑战增多,但对欧盟投资面临新机遇。近年来,巴斯夫、宝马等欧企巨头在我国加码布局,不少项目已经确定或落地实施,而更多欧企受困于盈利水平下降、融资条件收紧等因素,海外投资意愿和能力下滑。但同时,为提振经济,欧盟各国对我国企业在一般领域的投资预计更加欢迎。此外,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中欧经贸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也有利于我国企业深耕欧洲市场投资。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