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内蒙古:今年安排1亿元资金 持续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

2023-02-03 17:57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义博 记者梁喜俊报道

新闻发布现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义博 记者梁喜俊报道

2月3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发布的第二场——“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专场发布会上,围绕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实施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于潍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于潍介绍,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振兴发展的关键。总书记强调,“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切实提升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决策部署,在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5个优势产业,以及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N个其他产业推进创新链布局,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科研组织方式,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内外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批发布了12项种业振兴关键技术榜单,吸引了区内外44家企业、28家科研院所、16家高校,组建19个创新联合体参与揭榜。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4个,2022年先期投入财政经费73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1.46亿元。

经过近一年的实施,种业“揭榜挂帅”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据初步统计,2022年,项目实施团队共引进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200份,鉴定2500多份,克隆了秋眠、抗寒、高产、优品等相关的农畜基因60多个,审定登记牧草、农作物新品种7个,育成多个肉羊、肉牛新品种。

其中,“肉羊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通过建立优质肉羊联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审定了我国首个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专门化肉羊新品种杜蒙羊;“高端奶牛种源挖掘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培育出高品质克隆奶牛,实现奶牛克隆胚胎生产效率和移植受体妊娠率等主要技术指标的突破性提升;“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已完成登记审定苜蓿新品种1个,育成高产优质苜蓿新品系3个,成功转化了“中苜10号”高产紫花苜蓿新品种,建设良种繁育田1万余亩。

此外,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还助推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比如蒙草集团依托“揭榜挂帅”这一新型机制,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十余家单位组建内蒙古草种业创新联合体,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国家标准打造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项目组建的“向日葵种业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已成为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打造向日葵产业科创基地的重要力量。

于潍表示,2023年,自治区科技厅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有关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化水平提升、优势特色品种培育三大工程。今年将安排1亿元科技资金持续推进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通过加强阶段性考核,对实施成效显著的项目予以滚动支持,并进一步向特色畜禽、重点农作物领域以及优质饲草生产加工、天然草原改良与提质增效等领域覆盖,全力打好种业关键技术攻坚战。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项目、人才、平台”等科技创新的体系化建设,不断提升自治区种业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